Non-Compliance: 自己的小孩最好,但別人的小孩比較乖?
身為大人,我們也都曾經是大人社會俗套下因為看不到別人小孩在家裡的行為表現而淪為兩相比較「你們家小孩比較乖」的落敗者,雖然大人的眼神還閃爍者「孩子,當然是你最好」的光芒。但直到身為自己孩子的大人,在自己的家裡我們才會懂得當時大人口中「你們家小孩比較乖」並不全然是俗套-
像我們家這個 19 個月大的小孩這般對父母的諄諄教誨,或是命令愛理不理的戲碼就是「別人家的小孩確實比較乖」的扣分項目。偶爾,甚至不只是愛理不理,連續幾聲「不要」、「不要」、「我不要」伴隨著逐漸增大的音量脫口而出,更難免令人疑惑這時該不該出狠招教訓這個不乖的小孩。
然而,小孩的行為與心理發展所牽涉的因素真的複雜。單就幼兒自主性以及對於被管肅的反應發展來說,就算我認真讀了這篇研究 14-27 個月大的幼兒應該遵守或反抗父母命令的報告之後,依然無法從幼兒對命令的反應程度差別、幼兒與媽媽的互動關係、媽媽看待小孩自主的態度,與媽媽的個性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上理出頭緒。
倒是,我在當中看到幾個經過作者反芻整理出來的圖表,由千頭萬緒中抽出一條特殊的關係:
由圖表中可以明顯發覺:有低憂鬱傾向的媽媽,幼兒隨著年紀漸大,14 到 27個月大,藉由生氣反抗來表達自主性或不受控制的程度越來越高,同時,把媽媽的話當作耳邊風不予理會的程度也不會減少﹔不過,假如有重度憂鬱傾向的媽媽,幼兒則偏重以消極不予理會來表達不想遵守規矩的態度,比較少有積極生氣反抗的傾向。
總而言之,從這個年紀開始的小孩,不管對於父母的命令是積極生氣反抗或是消極不予理會,都是行為與心理發展的正常過程。別人家的小孩也不無可能比較乖,但如果過於客套去讚頌別人的小孩,看懂門道的人即一目了然這有可能正是在挖苦這些小孩行為發展優於常態的父母-就像那些憂鬱的媽媽,小孩都不太會對她大聲反抗。
0 則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