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2008

鏡像神經,鏡像你我

鏡像神經 (mirror meurons) 是大概在一二十年前首次在猴子大腦裡發現的;當時,科學家發現猴子做某一個動作時,譬如用手去抓食物,腦部某些神經會被激發,更奇妙的是,當他們看別人做同樣的事,自己沒做,這些神經還是被激發。後來,在人身上也發現類似的神經。

雖然這些神經現在還是謎樣的神經,不過,依據這個發現早已形塑出各式各樣的假設,可以來解釋諸多疑惑,為這些現象提供生理學的基礎。譬如,打哈欠為什麼會傳染,抓為什麼也會傳染,自閉症的腦部缺損 (自閉兒比較不會被傳染打哈欠),學習模仿,A 片煽情效果以及心理同理等等。



簡單一點講,某些自己經驗過的動作,藉由這些鏡像神經,看到別人做這些動作時,我們能夠「感同身受」。

不過,鏡像神經受激發的「感同身受」跟自身體驗的感受之間是有落差的:身體受到觸摸跟看到別人身體遭觸摸,當然是不一樣的。但如果這兩個動作--一個是自己做的,一個是看別人做的--都激發了鏡像神經,為什麼感覺會不一樣呢!?

大腦雖然主宰了所有的感覺,但還是得尊重一下週邊神經傳回來的訊息。科學家這麼假設:如果看到別人的手被觸摸,照鏡像神經的理論講,我們也會有被觸摸的感覺才對,然而事實不是如此,其中的原因可能是我們的手並沒有傳回被觸摸到的神經訊息,所以大腦綜合判斷我們看到的是別人被摸,不是自己被摸。

要怎麼證明這個假設是對的?! 你我都不得不佩服這個聯想:找被截肢的患者,他們沒有手,所以手不會傳回任何訊息,一旦鏡像神經被激發,只有大腦的訊息,他們如果會感覺到被觸摸,這個假設就對了。

於是,科學家找了兩個截肢患者來測試,要他們坐在桌子前面,兩手 (一隻缺損) 向前平放,然後在兩手之間擺一個鏡子,鏡面朝正常的那隻手,好讓受試者可以從鏡子裏看到、誤以為自己的另一隻手還完好的。擺好之後,正常的那隻手拿下來,由實驗人員的手替代放在那個位置,然後另一個實驗人員開始按摩這個實驗人員的手,截肢患者看著鏡子裡面的手...

不可思議,截肢患者嚇壞了,這兩個人都感覺到自己被截肢的手正被按摩著,而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手,只是看到鏡中別人的手正被按摩著。相對的,另一隻正常的手則沒有被按摩的感覺。

這種假設似乎慢慢有機會對了。而且可以輕而易舉拿來解釋假手幻覺,只不過需要腦部影像的證據進一步證明。

我自己也有一次類似的經驗:某一天,看到一個同事彎腰拿東西,突然間,我感覺到好像是我彎腰在撿東西,一時之間分不清楚我是我還是她。自我其實滿虛幻的。

相關研究:Sensations referred to a patient's phantom arm from another subjects intact arm: Perceptual correlates of mirror neurons. doi:10.1016/j.mehy.2008.01.008 [link]﹔圖片來源:PLoS Biology - Evolution of Neonatal Imitation [link]

3.30.2008

潛能激發,欠電

這兩天我也一直在回憶自己有沒有類似的經驗,或許有:像許多人最終都要回頭來感謝一番一樣,目前自己還維持一定數理水平,一部分可能要歸因於國中時候數學老師那根板條。記憶中,那板條寬度跟厚度跟老師所說的要增加施力面積、減少疼痛是唯一膠粘不起來的地方,其他數學老師想要我們靠著棒子記住的全都有連結起來,記住了。

這不是現在的建構式數學所能夠體會的,目前台灣也不允許課堂上使用這種潛能「激」發的手段。但不表示這種方法完全沒有效用,反而,像我在數學課堂上所感受到「記憶變好了」的經驗不過是最小 case 的例子。

最近知名的例子1是,它--用取代棍子--可以讓人分得出來兩種原本分不出味道的東西。



更令人不可置信的是,這兩種原本分不出味道的東西,其實是同一種化合物的鏡像異構物,有時候一般的分析方法都不見得能分離出這種異構物,就這樣靠著用電擊把受試者的嗅覺潛能給激發出來了。

電擊學習之前,受試者先聞一聞三個瓶子裏裝的化合物味道--其中兩個瓶子裝的是同一種東西,第三個瓶子裝的是要被猜的鏡像異構物--然後猜。12 個受試者的答對率只有大約 33% ,顯然他們分不出這兩種異構物的味道,亂猜的。

接著,恐怖的嗅覺訓練課程開始,實驗人員把這些化合物一一拿給受試者聞一聞,而且很清楚地告知那是什麼,但是在聞到目標化合物那個味道時,會在受試著的腿上加一個電擊 (哇喔) 讓受試者感到很痛。這樣連續重複幾十次,同時,受試者的腦部磁振影像也被紀錄下來。

再一次考試時,加了電擊刺激的那個目標化合物,答對率提高到了 60% ,不再是亂猜的﹔但時沒有施加電擊的那組化合物的答對率還是只有 33% 。有電有效 (這些受試者怕被電所以卯起勁來聞?) ,而且這種效果不只出現在答對率上,腦部反應也出現差異。

潛能無法激發,顯然是欠電。

無獨有偶,植物也有欠電的例子2:一些生技科學家為了增加植物裏某些藥物成分的產量,把幾種植物拿來電一電,沒想到某些化學物質還真的因此增加了平均 20 倍,有些甚至上百倍。

從激發潛能的角度來看,動植物的例子都說明了,電應該比棍子好用,也足見發明「欠電」這兩個字的人雖然未必真的有電過人,但早已洞察電的神奇功效。

儘管如此,當事人如果對於潛能的發展不是那麼感興趣時,就算我們覺得這真的會有效,還是得尊重一下當事人 (狗) 的意思,

罵鄰居狗「欠電」判拘役卅天

2008/03/26 報導記者:張哲源

罵狗被判拘役!台中縣大甲鎮一名男子,不滿鄰居的狗一天到晚狂吠,對狗主人罵:你家的狗欠電,欠修理。結果台中地院法官還是依恐嚇罪,判男子拘役三十天。[新聞來源]

狗是如此,學生也是如此。

相關研究:
1. Aversive Learning Enhances Perceptual and Cortical Discrimination of Indiscriminable Odor Cues. doi:10.1126/science.1152837 [link]
2. Sub-lethal Levels of Electric Current Elicit the Biosynthesis of 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 doi:10.1021/bp0703329 [link]

3.29.2008

摺疊 IC:未來 NB 捲起來帶著走,而已嗎?

嚴格說起來,所謂未來 NB 可以捲起來帶著走其實沒有很捲,不過從實用的角度來看,螢幕捲起來、鍵盤捲起來,還有電池捲起來似乎就夠了。但事實上,真正該捲的還沒有捲起來。

主機板還捲不起來,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上面密密麻麻的積體電路 (IC) 捲不起來--一般的 IC 都是做在矽晶圓上,而矽晶圓都是硬的、脆的,不堪一捲。不過,想捲還是會有方法的。



最近在 Science Express 上就有一個示範1,先用矽晶圓做出一個超薄的 IC ,然後用其他彈性的聚合材料取代掉硬梆梆的矽晶圓基質,看上圖,這不就捲起來了。而且可以延展 5% 不會影響到它的功能。

所以,未來的 NB 當然可以捲起來帶著走,而且可以更捲,但如果可以揉一揉放口袋那就更棒了。

相關研究:
1. Stretchable and Foldable Silicon Integrated Circuits, doi:10.1126/science.1154367 [link]

3.28.2008

雨來了! 保護鳥巢

2008 年 8 月 8 日下午 8 時是良辰吉時,任何地方都可以下雨,就是北京奧運開幕所在的北京國家體育場--俗名鳥巢--無論如何不能下雨,即便 8 月是北京的雨季。為了保證沒加蓋的鳥巢不會遭受雨淋、維持國家形象,只好把坦克氣象控制科技再搬出來了。

據說這些科技過去幾年在雲南的世界博覽會、上海亞運,以及四川熊貓節都偷偷使用過,以維持一片風和日麗的好天氣,是 2000 年的時候,江澤民先生參加蘇俄慶祝二次大戰終戰紀念典禮時目睹蘇俄的驅雲技術學回來的。

我不知道,或許後來有改良過:不同於一般人造雨用飛機撒凝雨晶種 (碘化銀) 或致冷劑 (乾冰) ,中國可能這類東西跟坦克一樣多,不用白不用,拿來當作發射碘化銀的工具--所以,原來防空砲 (下圖) 也可以這樣用。



為了阻止烏雲靠近,奧運村附近會有七千多把防空砲,跟五千座的火箭筒發射器團團保護著。砲口向外。由三萬七千個農兵負責聽命行事,方圓兩百公里內的天氣在超級電腦的追蹤預測下,一有狀況,砰。

周圍想下雨的烏雲直接就讓它下了;如果有躲過首波攻擊的,再砰。進到奧運村的烏雲,再發射一種液氮分散劑,讓它想下都下不了。

連天氣都想「鎮壓」;鎮壓使用的工具還真類似。在中國,奧運的好日子無論如何就是要好日子,跟講說沒有做就是要沒有做,把責任推給達賴集團是一樣的道理。

雨來了! 保護鳥巢;人要走了! 保護國土。

圖片來源:China Seeks to Control Olympics Weather With AA Guns, Rocket Launchers [link];深入報導:Weather Engineering in China [link]

3.26.2008

老鼠使用工具:名符其實抓耙子

日本科學家努力了將近 60 天終於把老鼠訓練成名符其實的抓耙子了--用耙子抓東西吃。



談到訓練過程其實不輕鬆,大致上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老鼠與耙子的磨合期,讓老鼠習慣了耙子之後,再進入第二階段一步步教導老鼠認識耙子跟食物 (葵花子) 的關係,最後第三階段,用不同的耙子來考試確認老鼠是不是真的會抓耙子 (下圖)。



真的恭喜了,這些八齒鼠 (Octodon degus) 不負主人所望,不僅會抓耙子而且是真的耙子才抓。假以時日,應該可以代表鼠輩迎戰鳥輩猩輩爭奪工具達人寶座。

延伸:
1. Tool-Use Training in a Species of Rodent: The Emergence of an Optimal Motor Strategy and Functional Understanding,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860 [link]
2. 相關老鼠抓耙子實驗錄影片段 [link]

減重熱量計算,人算不如天算

這個「斤斤計較」的時代,處處是減重減肥的廣告,不會計算日常熱量需求有點說不過去。就算不會手算,也不難找到各式的計算器,輸入年齡、身高、體重、生活型態相關數據之後,就會得到一把得時時謹記的數據。

兩三番下來,想減一公斤體重要減少攝取 7700 大卡熱量這樣的數據認知,也就變成減重常識了。

當然,這個數值是有根據的,不過也已經五十年了1,雖然在減重實作上,這種數據應該不會造成實質的影響,但,光是聽到用了五十年的數據就很想來更新一下。

想也知道,一百公斤人的一公斤跟五十公斤人的一公斤是不太一樣的:隨著體重增加,瘦肉生長的速度會變慢,脂肪肥肉的比例會增加;一百公斤人的一公斤含有比較多的脂肪,算可以轉換成 7700 大卡熱量好了,那五十公斤人呢? 也用同一套算法嗎?

目前看到最符合實際的算法,應該是根據體脂肪重來算。



上圖是美國 NIH 一位醫生提出來的計算模型2 (線的部份) ,與實際的減重研究記錄數據有相當程度的密合。不同體脂肪重 (橫軸) 意味著每公斤身體組成可以轉換出來的熱量 (縱軸) 也不一樣。

就肥胖者來說,譬如身上背著 30 公斤以上的脂肪,7700 大卡這個數據是行得通的;也就是說,這個層級的減重者如果減少攝食 7700 大卡,那麼身體組成會消耗一公斤來支付這個熱量短缺

不過,就一個 50 公斤重、體脂肪率 30% 的女性而言,身上只有 15 公斤重的體脂肪,如果硬是要湊熱鬧減重,她或許只要少吃 6000 大卡就可以消耗掉一公斤體重。這麼講,減肥簡直就是獨厚瘦子嘛!?

算是這樣算,可別忽略了身體應付熱量短缺的反應,除了燒脂肪、蛋白質跟肝醣之外,還有一招就是降低代謝率。減重的人減到某個體重無法再減下去的原因,如果不是本身忘記要減重造成的,就是代謝率降低橫阻在那裏。人算不如「天」算。

相關研究:
1. Caloric Equivalents of Gained or Lost Weight [link]
2. What is the required energy deficit per unit weight loss? doi:10.1038/sj.ijo.0803720 [link]

3.25.2008

蟲蟲危機:二氧化碳背書大吃特吃

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全球暖化,從來都只有聽到傳聞什麼生物--特別是極地、海洋的生物,例如北極熊跟珊瑚--即將要遭害了,今天第一次注意到其實有生物可能會因此短暫得利。

至少是這個 (下圖) ,日本金龜子 (Popillia japonica)。



氣溫上升對昆蟲有利是一回事,光是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就是對這類昆蟲的利多:美國 Illinois 大學的生物學家利用開放式空氣濃度控制系統 (SoyFACE) 研究日本金龜子對不同二氧化碳濃度生長條件下的大豆葉子攝食喜好,發現日本金龜子喜歡吃生長在二氧化碳濃度比較高環境的大豆葉子。

不僅喜歡吃而已,而且吃得多,活得久,後代更多。原因之一可能是,高二氧化碳濃度下的大豆葉子防禦昆蟲的能力下降了,葉子裡的消化酵素抑制物質減少,金龜子吃了之後不再消化不良。

而且從 5500 萬年前地球暖化時期的植物葉子化石也發現被昆蟲咬食的比例相對來得多。

如果依照這種狀況想像,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逐步升高,海平面跟上來同時,還會有一群蟲子與人爭食。在看著一片狼藉的農作物,思慮著改造新品種的新策略時,這幅景象 (上圖) 會不會也令人想起工業革命以來人在地球上的樣子呢!?

相關研究:Insects take a bigger bite out of plants in a warmer, higher carbon dioxide world. doi:10.1073/pnas.0712056105 [link]

3.24.2008

花錢找回被 iCash 擄走的快樂

沒錢不快樂,有錢卻也不一定快樂,那到底在金錢這個層面上,與快樂較大的關聯在哪裡? 這裡這裡,還有這裡,都來自這裡2

不管是日常的收入或是意外之財,怎麼花錢跟錢的數目一樣重要,怎麼花錢甚至比錢的多寡還有影響力。捐錢或是把錢花在別人身上 (送禮) 的數目,比起自己花多少錢消費支出,跟快樂程度的關係顯著多了。

有了錢,譬如四年後我們的國民所得到達三萬美金,每個人的薪水都兩倍翻之後,快樂一下是免不了的。但其實,人很容易適應生活的,那種快樂的短暫也是現在的期待下到時候會驚訝到的。當然,驚訝是一股往更高層次追求的動力,例如每四年就開一張加一萬塊美金的支票,四萬、五萬、六萬...,但最終難免會體驗到快樂在這個方向上很有限。何況,以地球現在的脆弱體質不允許人類如此。

這也許可以解釋為什麼發達國家、特別是美國人民並不比發展中國家的人感覺幸福。報告還說:「儘管最近幾十年西方人的收入顯著提高,但是人們的幸福感卻幾乎一直停留在同一水平上1。」

有了錢,不管多還是少,花錢--至少有一部份要花在別人身上,捐款或送禮--是延續、增加快樂的手段。不過,儘管數據顯示花錢在別人身上跟快樂程度比較相關,不知道是什麼因素,我們可能還是無法擺脫把錢給別人花不如自己花,與錢多比錢少快樂的認知。所以,就算捐款送禮這麼快樂,這個研究中,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最令受訪者快樂的那一部份花費,平均卻只佔了個人支出的十分之一。

但是這十分之一如果真的能帶來快樂,即便花費不多,對任何人都是值得的,或許這一點點花費還能回過頭來弭補自己流於世俗爭名求利失敗後所失去的快樂。



而這份快樂其實是每天唾手可得的,超商裡,在紙版的孫中山變成金屬的蔣中正之後,把它丟下去類似上面的盒子就有了,那個金額應該也不會超過十分之一太多。當零錢與壓克力盒的碰撞聲在整個超商裏迴盪的短暫瞬間,iCash 擄走我們多少快樂,照這個研究來推斷,應該是不難當下立判的。

相關研究:
1. Will raising the incomes of all increase the happiness of all? doi:10.1016/0167-2681(95)00003-B [link]
2.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doi:10.1126/science.1150952[link]

3.22.2008

鐵圍內的悲歌:電宰舒不舒服不是重點

人類,作為一種動物而言,各方面的進步都是很快的。姑且不論幾萬年前茹毛飲血是不是最初人類演化出來的生存攝食方式,現階段的人類已經有相當比例的素食者,或者至少許多人看到茹毛飲血的原始人社會心理難免覺得不舒服,這種演變--或稱為開化--的趨勢是可以輕易察覺到的。

從演化的時間觀來看,我認為這個變化是很快速的,雖然無從得知是否有生物遺傳的因子貢獻在這個趨勢上,但可以確定的是社會性因素的影響力不小。

我指的是社會分工。社會分工讓我們不需要事必躬親茹毛飲血這件事,這麼講,原始人社會到現代社會的演變,就好像從自己養雞殺到別人殺好雞等人買的過程。而,多數人沒察覺到的,這個分工的過程保住了大多數人的惻隱之心,即便是坐在速食店啃炸雞、漢堡,即便是坐在牛排館大啖牛身上某個鮮有的珍貴部位,我們看到小動物被殺都曾難過著。

基於這樣的看法,我對在屠宰場裏能夠無動於衷處理動物的工人 (下方影片),也就沒有太多苛責。回到原始社會來比喻,他們只是扛下了當時每個原始人都要會做的所有工作。



看到國際媒體在報導中國鎮壓西藏的新聞時,我也是難過,但對於施暴的軍人沒有想多加指責的念頭也是基於這個原因。他們沒有惻隱之心,因為他們正好位在不能有惻隱之心的職位職務上。那個職務職位正是廣大中國人 (或只是幾個高幹?) 的需求。不然,隨便找一個人民命令他拿槍去殺一個西藏示威者看看,雖然他也希望國土完整,但他下手絕對不會比軍人暢快。

現在我們想吃肉,但不敢自己殺雞殺豬是一樣的道理。

屠夫的工作是社會的需求,在需要食肉的環境裏它滿足了這樣的需求,但奇妙的是,它反而保住了社會大部分人的惻隱之心。當我們有機會目睹屠宰場內的真相時,這顆心突然砰砰跳著。

至少有些素食主義者是被這種社會性因素分工出來的。

我吃素,但從來不想花力氣鼓吹別人吃素。昨天晚上外出吃飯時,看到兩歲多的兒子揀起媽媽吃剩的豬排骨在啃著,心裏有點難過,但也沒加以阻止。對我來說,任何真相外的爭論都容易淪為意識型態的爭執,吃葷吃素跟選舉都是這樣。孩子現在不懂,就好像我自己,也是活了 20 幾年才懂,一旦接觸到、記住真相,其實也不需要太多強辯解釋誰好誰壞,重要的是惻隱之心至少還在,事情就有機會圓滿。

不過,社會分工之下,真相不容易出現,也不是二手報導可以釐清的,不然,類似像「如果屠宰場有個玻璃外牆,那麼任何人都能成為素食者。」這樣的話不會如此深得人心。但,成為素食者卻不能忘記屠宰場的功勞。

我不吃肉,但我得感謝屠夫。

3.21.2008

taaz.com 線上化妝:人人都是林志玲

最近注意到很多人透過查詢 2008 總統大選預測,找到這篇「一秒鐘玩政治」來了;當時只不過是把科學家預測 2006 年美國州長與參議員選舉結果那套方法拿出來分享,沒想到竟意外招引來一些我推測是在選舉前忐忑不安的選民。自己重新讀了一遍這篇文章,發現到最底下只有一則回應寫著,

造型師很重要。

無獨有偶,又讀到 UC San Diego 幾個大男人設計公開了一個線上化妝的網站 taaz.com 給女性使用,不知怎麼著油然想起被「台灣需要改變」這句話轟炸了好幾個月的不耐,毅然決然,我決定不想等待了,現在我就要試著改變看看。

taaz.com 真的可以改變現在的困境、改變造型,國民黨準備好了,改變才有機會,你準備好了嗎?

好,我們開始吧。

不囉唆,先連上 taaz.com。接著上傳個人的大頭照後,馬上會遇到兩個重要的使用者定義:定義眼球的位置,與定義嘴唇的輪廓-



再來,化妝嘛,不外乎四個部份皮膚 SKIN、眼睛 EYES、嘴唇 MOUTH 跟髮型 HAIR, taaz.com 主要的功能就是在修飾上傳照片中這幾個部位的色彩,但比一般的線上修圖專業多了。



色彩很多,應該比再怎麼會買化妝品的女性所擁有的還多,而且每一種色彩都會有相對建議的商品 (上圖下方),不需要擔心在這個網站上畫一畫之後現實生活毫無實現的機會。

皮膚的部份包括粉底、遮瑕與粉刷幾個步驟,粉刷的範圍有三種選擇:



我們選擇了第一種。看,改變的結果,紅潤多了。

眼睛的部份是化妝的重點,選擇自然更多,包括眼影、眼線、睫毛,甚至還有不同顏色的隱形眼鏡。



下面畫好的眼睛可以跟上傳時的比較看看。再強調一次,改變才有機會。



再來是嘴唇,唇膏、唇線與唇彩,taaz.com 都兼顧到了 (真懷疑這些設計的男人怎麼會懂這麼多):



如何,還發亮著呢,看了有沒有想一親芳澤的衝動啊。



最後是髮型,所有改變最難被接受的就是髮型了。這裡有相當多的選擇,多半都不是一般老人可以接受的-



但無論如何,既然說出口,就得試著改變。最後看看,真的徹頭徹尾改變了耶。果然,人人都可以是林志玲。



還可以變喔,不是這樣而已。改變,改變,一變再變,變變變。



現在,有沒有覺得很想逆轉呢?

沒問題,在 taaz.com 你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與嚐試,直到滿意為止,也很適合拿來製作申請綠卡或其他證照的大頭照使用。

延伸:taaz.com 的展示影片

3.20.2008

不成稻便成草-基因轉殖稻米的終結控制

農作物不比動物,田野間的交配是很困難管教的。當基因改造的作物在田野間種植試驗的機會逐漸增加的時候,花粉到處飛,今天這一塊田裡的自然作物什麼時候會去染上其他的改造種,肉眼是很難區別出來的。



如果染上的基因改造種是像胡蘿蔔素黃金米或者高鈣紅蘿蔔之類的倒是還好,但若是染上的是改造來生產藥物的品種那怎麼辦呢!? 換句話說,這些基因改造過後的作物一定要再安裝一個自爆的終結機關,不是結紮 (無法產生花粉) 就是產生無效種子 (不會發芽的種子) ,才能控制這些基改作物不會造成污染。

不過,最近科學家提出了一個更簡單的作法: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既然可以基因轉殖讓作物抵抗除草劑,反過來也可以讓作物抵抗不了除草劑。把這些基改作物弄成抵抗不了除草劑之後,就算它去污染到其他品種,在農耕的過程裡只要噴灑除草劑就可以除掉了。

於是,他們在一株稻子裏,轉殖進一段抗「年年春」的基因,再同時把一段原有的解毒基因給破壞掉,讓稻子抵抗不了「本達隆」的毒性。結果,在噴了「本達隆」之後,本來不會死的稻子真的死了 (下圖上) ,噴了「年年春」後該死的真的變成死不了 (下圖中,虛點表示沒有經過改造的稻子)。



了不起,田間試驗也初步成功了。在摻雜改造種的稻田裡噴了「本達隆」後,改造種一一斃命現形-



反正,轉殖改造過的,只要跑錯位置、污染長到別的地方去的,一律視同 (變成) 雜草,農藥一噴下去就可以區別得出來,同時把它殲滅掉了。但這麼好的方法,該不會逼得連有機耕作的稻米也要一起噴農藥吧!?

相關研究:A Built-In Strategy for Containment of Transgenic Plants: Creation of Selectively Terminable Transgenic Rice,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818 [link]

成龍登上 Nature 期刊

在台灣,如果有學者的研究刊登上了著名的 Nature 期刊是可以開記者會宣揚一會兒的。對一個研究學者來說,這種機會是如此難尋,我想對一個跟研究毫無關係的武打動作明星來說,成龍 (Jackie Chan) 登上了這期 Nature 的報導不提出來讓大家知道一下,實在過意不去。

不只名字在上面,還附全身飛踢照片一張呢 (你有嗎!?)。



2006 年,成龍捐錢給澳洲大學時,Nature 也用了幾十個英文字報導一下;今年,成龍替捐贈給澳洲大學的科學中心揭幕,Nature 還是用不到 50 個英文字帶到這個消息,不過,多了一張不甚搭調的照片,與一段難懂的幽默。

看看中國的新聞怎麼報導好了-



同樣一件事,搭配的照片差這麼多!? 感覺也差別很大。

3.19.2008

看到鋼琴不能不彈的消防員?

對於日本鋼琴家 Yosuke Yamashita 的藝術創作-燃燒的鋼琴 (Burning Piano,下方影片),以我的審美力實在不知道從何鑑賞起。除了一場表演燒掉一部鋼琴讓人有點不捨之外,能夠讓我有點樂趣的是他彈琴的時候那一身打扮,直接把場景帶到從雲梯車上破窗而入的消防員,面對著一架即將被燒毀的鋼琴...



1973 年,Yosuke Yamashita 第一次展示這項才能時,其實還沒有穿防火衣,這次的打扮真的專業 (?) 多了。

3.18.2008

逆轉的藝術-壁虎尾巴的例子

記得我小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機會遭遇到斷掉的壁虎尾巴,最常遇到的時機是開門關門有時沒時,「啪」一聲,身旁就掉下來一隻壁虎,不遠處還有一條一端沾著紅色的鮮血微微抽動著的尾巴。一群孩子就常會呼朋引伴望著壁虎慌忙竄逃時遺留下來被夾斷的尾巴,而且總會聽到不知道是哪個善知識傳來說壁虎的尾巴還會自己長出來的解釋,好像試圖安慰什麼似的。

但到了今天才知道,失去尾巴在等待新尾巴的壁虎,生命中卻是充滿了危機。

第一個危機是爬高滑倒 (下方影片)。有尾巴的壁虎在處理這種危機時,尾巴變成了第五隻腳,在以抓力著稱的兩隻壁虎腳還攀著的情況下,發揮了支架的作用,特技式 (傾角 60 度) 逆轉了悲劇發生。




這個影帶是科學家用超高速攝影機拍下來的畫面,尾巴應變的時間只有 0.1 秒多一點﹔沒有尾巴的壁虎,有五分之一會在這種情況下摔下來。

再來一個危機就是下一次掉下來時怎麼著地的問題了。有尾巴的壁虎,不管以什麼樣的姿勢落下,最後都會以正面腹部朝下的姿勢著地:從下方影片的慢動作來看,分解動作大概是四肢張開,然後尾巴先朝地、轉頭、翻身,最後尾巴朝上微微控制平衡一直到落地。



逆轉只有 0.1 秒。沒有尾巴的壁虎完全無法在同樣的實驗距離內逆轉。

老鼠會逆轉,貓會逆轉,人也會逆轉,任何生命從高處落下時都可能會想逆轉,但對壁虎而言,斷尾求生卻意味著再也無法逆轉,代價不只是等待再生的皮肉痛而已。

影片來源:Active tails enhance arboreal acrobatics in geckos, doi:10.1073/pnas.0711944105 [link]

3.16.2008

投票前,看看誰在你背後

322 眼看就接近了,下個禮拜肯定會是瘋狂激情的一週,很多意圖使人不當選的,清流也好或者候選人本身也好,各種強力的招式紛紛出籠是可以預料得到的。選民真的有辦法投自己的一票嗎?! 我想是困難的,除非有人第一次就能通過底下這個測驗,或許才稱得上夠警覺沒被牽著鼻子走-

底下請注意看,穿白色衣服的這一隊的籃球總共傳了幾次...



也許你眼力很好答對了傳球次數,但有看過一隻黑熊走了進來又漫步出去嗎?

很好,再重看一次這些競選廣告,也許感覺就不一樣了。特別是這種從頭到尾都沒有冷場的進行曲式廣告...

馬英九的外交政策


新聞局:相招顧台灣,加入聯合國


我不知道,也許真的有黑影﹔越是激情黑影就越容易偷渡過去。一旦被偷渡過去,投票當天就是這樣...



還有一個禮拜,不必然應該如此,但我認為這週最值得做的是再次確認是不是真的沒有黑影會拉你的手去投票,如果有,他是哪來的。

3.15.2008

防蛀牙棒棒糖

還記得星爺的「慚愧棒棒糖」嗎?!吃了之後會對生前所做的錯事非常慚愧,是整人武器中的極品。防蛀牙棒棒糖也是屬於這類極品。



「防蛀牙棒棒糖」鏘! 是由 UCLA 牙醫系教授發現中藥甘草萃取物可以有效抑制蛀牙兇手轉糖鏈球菌後所發明出來,天然柳橙風味,一天兩根,早餐後吃一根,睡覺前再含一根,連續吃 10 天,三到六個月內都可以讓你的牙醫感到非常慚愧,堪稱是整人防蛀牙武器中極品的極品。

「想蛀,沒那麼容易。」

這裡可以買得到。

3.14.2008

隱形斗篷:DEET 「敵避」防蚊液就是這麼防蚊的

蚊子的膽子有多大,相信不是你我可以輕易望其項背的 (下圖) ,甚至在驅蚊防蚊這件事,相當程度上人類是膽小的1。不能否認,DEET 「敵避」用了五十幾年,它還是效果最好的防蚊液有效成分,10% 的濃度可以擋住蚊子 2 個小時,30% 可以擋 8 個小時,天然成份的防蚊液都不是它的對手。但令人震驚的是,傻儍用了五十幾年現在才知道它對蚊子如何作用,就真的只是防蚊而不是驅蚊。



想要了解DEET 「敵避」怎麼防蚊,一定要靜下心來好好觀察,不要怕。當然,這些都是已經事先知道 DEET 會抑制蚊子的嗅覺神經的事實下,拿蒼蠅來代替蚊子,一方面蒼蠅的神經系統研究得必較透徹,一方面比較好操作。

科學家設計的行為實驗裝置就像下圖這樣,有兩根管子,一邊的入口塗了 DEET ,一邊塗了其他揮發溶劑,不過上方的蒼蠅可以自由進出這些管子,不會碰觸到 DEET 或溶劑。

一開始,先看看蒼蠅會不會怕 DEET 。答案是不會,在兩根管子底下都沒有放食物的情況下 (下圖左),蒼蠅出現在兩邊管子的比例是一樣的,一半一半。(除非接觸到 DEET ,否則蚊子應該也不會怕 DEET)



那如果兩邊管子都放了食物時 (上圖右),會如何呢? 出乎意料,有 80 % 的蒼蠅會跑到揮發溶劑那邊的管子。這就奇怪了,一樣的食物,如果蒼蠅不怕 DEET ,怎麼 DEET 這邊的比較不好吃嗎? 但如果把兩邊都換成 DEET ,則兩邊的蒼蠅又會一樣多。

於是,再把蒼蠅的觸角拔掉看看,咦,兩邊的蒼蠅也是一樣多。看來,蒼蠅集中到溶劑那邊去是因為反應變慢造成的,嗅覺喪失是 DEET 讓蒼蠅短時間內找不到食物的原因。再經過一些神經電生理的資料佐證,DEET 造成蚊子嗅覺喪失所作用的嗅覺受體也就因此找到了2

原本以為蚊子怎麼碰到防蚊液變膽小了,原來是鼻子塞住了。防蚊液對怕蚊子的人來說,揮發在皮膚表片這一層防蚊液蒸氣,儼然就是一件隱形斗篷:聞到人肉味道趨來的蚊子,進到這層蒸氣裏,宛如陷入五里迷霧。

不過,接下來蚊子可要小心聞不到味道一直到餓死,畢竟五十年來 DEET 有效的原因找到,從人類的經驗來看,更有效的應該也就快大量出現了。

相關聯結:
1. 消基會:殺蟲還是殺人?衛生署還是環保署失職?[link]
2. Insect Odorant Receptors Are Molecular Targets of the Insect Repellent DEET, doi:10.1126/science.1153121 [link]

3月14日,科學「好人」的拍節

一個月很快就過去了,既然 2 月 14 日情人節是以製作科學情人卡度過,3 月 14 就別提會有情人回禮這件事了,白色情人節不是科學「好人」的節日。不過,看有情人們再次破費買幸福甜蜜,咱們也得找個理由湊合著過這一天,別被瞧扁了。

不用怕,科學的節日才多著呢,今天一定有意義的。果然,光是一個圓周率 (Pi),一年就可以慶祝四天

  1. 3 月 14 日:因為圓周率是 3.14.....
  2. 7 月 22 日:阿基米得計算的圓周率分數近似值 22/7 。
  3. 11 月 10 日 :一年之中的第 314 天,今年是閏年,所以是 11 月 9 日。
  4. 12 月 21 日:中國數學家祖沖之計算出來圓周率密率 355/113 ,取一年的第 355 日計算,閏年自動往前一天。

紀念節日這麼多,科學家不自己過誰要過呢,今天就先過第一個,正好也是愛因斯坦的生日,意義會特別一點。

314 日下午 15926 秒 ,手上沒有巧克力,只有早上沒吃完的方型全麥土司,為了應景,戰戰兢兢把它撕成兩個半圓型,拼湊成一個圓,放在每天怎麼讀都讀不完的研究報告上。奇妙的是,眼前這幅景象竟讓心情慢慢踏實起來...



一片寧靜之中,眼睛慢慢地闔上,思緒試著要集中,想著 Pi 這個數字對目前生活的影響 (如果有的話),嘴唇開闔著,唸出 3.141592653589...7...9......3..........

簡直不像話,我竟然只能夠背到小數點後第 15 位,自閉天才 Daniel Tammet 可以背到小數點後兩萬多位耶。

算了,我要把被糟蹋的土司吃掉了。

Happy Pi Day!

3.13.2008

美國第一起跟自閉症有關的幼兒疫苗國賠案

這不算太新的新聞,不過可以讓在美國疫苗法庭排隊等審理的將近五千起疫苗致自閉症官司的孩童父母振奮很久的。他們也緊咬著疫苗--特別有可能是裡面所含的汞--造成他們孩子自閉的觀點要求國家賠償。

不過,如果只是透過新聞報導去了解這個「似乎關鍵」的賠償案,總覺得不夠踏實,於是把美國聯邦法院對這個案件在去年 2007 年做出的特許協議文件挖了出來,裡面有事件的詳實描述。這也是在一個 blog 上找到的,內文很長,我把它放在最底下。

文件裏寫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求償的小女生 Hannah Poling ,1998 年 12 月出生,現在九歲。她出生後身體並無異常,到七個月以前也都按時接受疫苗注射。七個月後患了中耳炎,卻一直無法治好,甚至還置入壓力平衡管,於是在 12-15 個月這段期間,父母親沒有讓她接種疫苗。

中耳炎痊癒後到了 18 個月大時,醫生檢查她生長發育狀況都很正常,於是給她打了五種疫苗--三合一、B 型流感嗜血桿菌、MMR、水痘,以及小兒麻痺疫苗。不過,打完後當天就出現了疫苗的副作用,發燒、昏沉、浮躁、哭鬧...而且還持續十幾天,身上也出現水痘疫苗的紅疹。

兩個月後偶然發燒、腹瀉重病送醫,痊癒後的追蹤檢查中,醫生發現小女孩的語言發展似乎遲緩了,媽媽提到發現小女孩對於聲音的反應沒有以前好,於是,開始了一連串的檢查。

在三歲多的時候,醫生診斷認為小女孩是正常發育後的退化性腦病變,帶有自閉症的病徵。不過,腦電波圖、磁振造影與染色體檢查都找不到病因,於是再進一步檢查粒線體。果然,粒線體上的 DNA 突變,粒線體的功能不全,而造成一種不明病因的代謝異常。這種代謝異常的特色就是,正常生長了一兩年後,會開始出現退化的症狀,但什麼時候不知道。

從那個時候開始,小女孩也開始接受治療包括藥物治療以及語言、職能、物理與行為治療等等。

所以,這個案件回過頭來是因為小女孩有先天性的代謝異常風險,而在 18 個月大的時候打的疫苗讓原本的風險惡化,造成自閉的症狀,至少,美國的疫苗傷害賠償機關是這麼認為,所以要賠。

但說真的,從這個個案上實在看不到什麼直接或間接的科學證據證實疫苗跟自病症的關聯,倒是看到了聯邦法院通過這個賠償案後會有處理不完的一屁股爭議。


The Vaccine-Autism Court Document Every American Should Read


IN THE UNITED STATES COURT OF FEDERAL CLAIMS
OFFICE OF SPECIAL MASTERS


CHILD, a minor,

by her Parents and Natural Guardians,

Petitioners,

v.

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Respondent.

RESPONDENT'S RULE 4(c) REPORT

In accordance with RCFC, Appendix B, Vaccine Rule 4(c), the Secretary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submits the following response to the petition for compensation filed in this case.

FACTS

CHILD ("CHILD") was born on December --, 1998, and weighed eight pounds, ten ounces. Petitioners' Exhibit ("Pet. Ex.") 54 at 13. The pregnancy was complicated by gestational diabetes. Id. at 13. CHILD received her first Hepatitis B immunization on December 27, 1998. Pet. Ex. 31 at 2.

From January 26, 1999 through June 28, 1999, CHILD visited the Pediatric Center, in Catonsville, Maryland, for well-child examinations and minor complaints, including fever and eczema. Pet. Ex. 31 at 5-10, 19. During this time period, she received the following pediatric vaccinations, without incident:

Vaccine Dates Administered

Hep B 12/27/98; 1/26/99

IPV 3/12/99; 4/27/99

Hib 3/12/99; 4/27/99; 6/28/99

DTaP 3/12/99; 4/27/99; 6/28/99

Id. at 2.

At seven months of age, CHILD was diagnosed with bilateral otitis media. Pet. Ex. 31 at 20. In the subsequent months between July 1999 and January 2000, she had frequent bouts of otitis media, which doctors treated with multiple antibiotics. Pet. Ex. 2 at 4. On December 3,1999, CHILD was seen by Karl Diehn, M.D., at Ear, Nose, and Throat Associates of the Greater Baltimore Medical Center ("ENT Associates"). Pet. Ex. 31 at 44. Dr. Diehn recommend that CHILD receive PE tubes for her "recurrent otitis media and serious otitis." Id. CHILD received PE tubes in January 2000. Pet. Ex. 24 at 7. Due to CHILD's otitis media, her mother did not allow CHILD to receive the standard 12 and 15 month childhood immunizations. Pet. Ex. 2 at 4.

According to the medical records, CHILD consistently met her developmental milestones during the first eighteen months of her life. The record of an October 5, 1999 visit to the Pediatric Center notes that CHILD was mimicking sounds, crawling, and sitting. Pet. Ex. 31 at 9. The record of her 12-month pediatric examination notes that she was using the words "Mom" and "Dad," pulling herself up, and cruising. Id. at 10.

At a July 19, 2000 pediatric visit, the pediatrician observed that CHILD "spoke well" and was "alert and active." Pet. Ex. 31 at 11. CHILD's mother reported that CHILD had regular bowel movements and slept through the night. Id. At the July 19, 2000 examination, CHILD received five vaccinations - DTaP, Hib, MMR, Varivax, and IPV. Id. at 2, 11.

According to her mother's affidavit, CHILD developed a fever of 102.3 degrees two days after her immunizations and was lethargic, irritable, and cried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Pet. Ex. 2 at 6. She exhibited intermittent, high-pitched screaming and a decreased response to stimuli. Id. MOM spoke with the pediatrician, who told her that CHILD was having a normal reaction to her immunizations. Id. According to CHILD's mother, this behavior continued over the next ten days, and CHILD also began to arch her back when she cried. Id.

On July 31, 2000, CHILD presented to the Pediatric Center with a 101-102 degree temperature, a diminished appetite, and small red dots on her chest. Pet. Ex. 31 at 28. The nurse practitioner recorded that CHILD was extremely irritable and inconsolable. Id. She was diagnosed with a post-varicella vaccination rash. Id. at 29.

Two months later, on September 26, 2000, CHILD returned to the Pediatric Center with a temperature of 102 degrees, diarrhea, nasal discharge, a reduced appetite, and pulling at her left ear. Id. at 29. Two days later, on September 28, 2000, CHILD was again seen at the Pediatric Center because her diarrhea continued, she was congested, and her mother reported that CHILD was crying during urination. Id. at 32. On November 1, 2000, CHILD received bilateral PE tubes. Id. at 38. On November 13, 2000, a physician at ENT Associates noted that CHILD was "obviously hearing better" and her audiogram was normal. Id. at 38. On November 27, 2000, CHILD was seen at the Pediatric Center with complaints of diarrhea, vomiting, diminished energy, fever, and a rash on her cheek. Id. at 33. At a follow-up visit, on December 14, 2000, the doctor noted that CHILD had a possible speech delay. Id.

CHILD was evaluated at the Howard County Infants and Toddlers Program, on November 17, 2000, and November 28, 2000, due to concerns about her language development. Pet. Ex. 19 at 2, 7. The assessment team observed deficits in CHILD'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d. at 6. CHILD's mother reported that CHILD had become less responsive to verbal direction in the previous four months and had lost some language skills. Id. At 2.

On December 21, 2000, CHILD returned to ENT Associates because of an obstruction in her right ear and fussiness. Pet. Ex. 31 at 39. Dr. Grace Matesic identified a middle ear effusion and recorded that CHILD was having some balance issues and not progressing with her speech. Id. On December 27, 2000, CHILD visited ENT Associates, where Dr. Grace Matesic observed that CHILD's left PE tube was obstructed with crust. Pet. Ex. 14 at 6. The tube was replaced on January 17, 2001. Id.

Dr. Andrew Zimmerman, a pediatric neurologist, evaluated CHILD at the Kennedy Krieger Children's Hospital Neurology Clinic ("Krieger Institute"), on February 8, 2001. Pet. Ex. 25 at 1. Dr. Zimmerman reported that after CHILD's immunizations of July 19, 2000, an "encephalopathy progressed to persistent loss of previously acquired language, eye contact, and relatedness." Id. He noted a disruption in CHILD's sleep patterns, persistent screaming and arching, the development of pica to foreign objects, and loose stools. Id. Dr. Zimmerman observed that CHILD watched the fluorescent lights repeatedly during the examination and

would not make eye contact. Id. He diagnosed CHILD with "regressive encephalopathy with features consistent with an 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 following normal development." Id. At 2. Dr. Zimmerman ordered genetic testing, a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st ("MRI"), and an electroencephalogram ("EEG"). Id.

Dr. Zimmerman referred CHILD to the Krieger Institute's Occupational Therapy Clinic and the Center for Autism and Related Disorders ("CARDS"). Pet. Ex. 25 at 40. She was evaluated at the Occupational Therapy Clinic by Stacey Merenstein, OTR/L, on February 23, 2001. Id. The evaluation report summarized that CHILD had deficits in "many areas of sensory processing which decrease[d] her ability to interpret sensory input and influence[d] her motor performance as a result." Id. at 45. CHILD was evaluated by Alice Kau and Kelley Duff, on May 16, 2001, at CARDS. Pet. Ex. 25 at 17. The clinicians concluded that CHILD was developmentally delayed and demonstrated features of autistic disorder. Id. at 22.

CHILD returned to Dr. Zimmerman, on May 17, 2001, for a follow-up consultation. Pet. Ex. 25 at 4. An overnight EEG, performed on April 6, 2001, showed no seizure discharges. Id. at 16. An MRI, performed on March 14, 2001, was normal. Pet. Ex. 24 at 16. A G-band test revealed a normal karyotype. Pet. Ex. 25 at 16. Laboratory studies, however, strongly indicated an underlying mitochondrial disorder. Id. at 4.

Dr. Zimmerman referred CHILD for a neurogenetics consultation to evaluate her abnormal metabolic test results. Pet. Ex. 25 at 8. CHILD met with Dr. Richard Kelley, a specialist in neurogenetics, on May 22, 2001, at the Krieger Institute. Id. In his assessment, Dr. Kelley affirmed that CHILD's history and lab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an etiologically unexplained metabolic disorder that appear[ed] to be a common cause of developmental regression." Id. at 7. He continued to note that children with biochemical profiles similar to CHILD's develop normally until sometime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year of life when their metabolic pattern becomes apparent, at which time they developmentally regress. Id. Dr. Kelley described this condition as "mitochondrial PPD." Id.

On October 4, 2001, Dr. John Schoffner, at Horizon Molecular Medicine in Norcross, Georgia, examined CHILD to assess whether her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related to a defect in cellular energetics. Pet. Ex. 16 at 26. After reviewing her history, Dr. Schoffner agreed that the previous metabolic testing was "suggestive of a defect in cellular energetics." Id. Dr. Schoffner recommended a muscle biopsy, genetic testing, metabolic testing, and cell culture based testing. Id. at 36. A CSF organic acids test, on January 8, 2002, displayed an increased lactate to pyruvate ratio of 28,1 which can be seen in disorders of mitochondrial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Id. at 22. A muscle biopsy test for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isease revealed abnormal results for Type One and Three. Id. at 3. The most prominent findings were scattered atrophic myofibers that were mostly type one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ependent myofibers, mild increase in lipid in selected myofibers, and occasional myofiber with reduced cytochrome c oxidase activity. Id. at 7. After reviewing these laboratory results, Dr. Schoffner diagnosed CHILD with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disease. Id. at 3. In February 2004, a mitochondrial DNA ("mtDNA") point mutation analysis revealed a single nucleotide change in the 16S ribosomal RNA gene (T2387C). Id. at 11.

CHILD returned to the Krieger Institute, on July 7, 2004, for a follow-up evaluation with Dr. Zimmerman. Pet. Ex. 57 at 9. He reported CHILD "had done very well" with treatment for a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Dr. Zimmerman concluded that CHILD would continue to require services in speech, occupational, physical, and behavioral therapy. Id.

On April 14, 2006, CHILD was brought by ambulance to Athens Regional Hospital and developed a tonic seizure en route. Pet. Ex. 10 at 38. An EEG showed diffuse slowing. Id. At 40. She was diagnosed with having experienced a prolonged complex partial seizure and transferred to Scottish Rite Hospital. Id. at 39, 44. She experienced no more seizures while at Scottish Rite Hospital and was discharged on the medications Trileptal and Diastal. Id. at 44. A follow-up MRI of the brain, on June 16, 2006, was normal with evidence of a left mastoiditis manifested by distortion of the air cells. Id. at 36. An EEG, performed on August 15, 2006,

showed "rhythmic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in the right temporal region and then focal slowing during a witnessed clinical seizure." Id. At 37. CHILD continues to suffer from a seizure disorder.

ANALYSIS

Medical personnel at the Division of Vaccine Injury Compensation,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VIC) have reviewed the facts of this case, as presented by the petition, medical records, and affidavits. After a thorough review, DVIC has concluded that compensation is appropriate in this case.

In sum, DVIC has concluded that the facts of this case meet the statutory criteria for demonstrating that the vaccinations CHILD received on July 19, 2000, significantly aggravated an underlying mitochondrial disorder, which predisposed her to deficits in cellular energy metabolism, and manifested as a regressive encephalopathy with features of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Therefore, respondent recommends that compensation be awarded to petitioners in accordance with 42 U.S.C. § 300aa-11(c)(1)(C)(ii).

DVIC has concluded that CHILD's complex partial seizure disorder, with an onset of almost six years after her July 19, 2000 vaccinations, is not related to a vaccine-injury.

Respectfully submitted,

PETER D. KEISLER
Assistant Attorney General

TIMOTHY P. GARREN
Director
Torts Branch, Civil Division

MARK W. ROGERS
Deputy Director
Torts Branch, Civil Division

VINCENT J. MATANOSKI
Assistant Director
Torts Branch, Civil Division

s/ Linda S. Renzi by s/ Lynn E. Ricciardella
LINDA S. RENZI
Senior Trial Counsel
Torts Branch, Civil Division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P.O. Box 146
Benjamin Franklin Station
Washington, D.C. 20044
(202) 616-4133


DATE: November 9, 2007

3.12.2008

冤枉啊,一分錢一分油:冤枉錢不是跳槍就好的原因

常言道,好文章不會寂寞的,不知道從幾年前開始流傳的一篇「加油不要付冤枉錢」最近好像被改編成「加油不要加滿的真正原因」的一部分,又被轉寄來到信箱裏。作者很好心地要解釋為什麼加油不要加太滿,加油槍跳起來就好了...

在美國是沒有工讀生幫你加油的,而且每一支加油槍上,都有標示 DO NOT TOP OFF,意思是說,一般我們都會把加油槍,放進車子的加油孔,然後用扣環 hold 住,加滿的時候,扣環跳起來油槍自動會停住,這時候不要再硬加油到你車子裡。

但是在台灣一般工讀生都會繼續幫你加到整數對吧,扣環跳起來以後,還是努力的喀啦喀啦,用點放式的方法,努力的加到整數,以後你去加油的時候,請不要這樣做了,因為你們都在花冤枉錢!

不要這樣做的理由我現在告訴你:

加油槍的設計是這樣的,你加滿油的時候扣環會跳起來,是因為有一個感應器在油槍前端的金屬部分,包在前面橡皮套裡面,在加油的同時,加油槍回收從你油箱回吐的油氣,當 hose 集滿了油氣之後,扣環會跳起來停止供油,這時候你的油箱已經加滿到一個安全的程度了。

而在這之後如果你繼續硬加的話,這時候的汽油並不是進到你的車子裡,而是跑回到 hose 裡面,你說這樣不是在花冤枉錢是什麼?

而加油站每個星期都需要 drain the hose,你會嚇一跳有多少汽油從裡面跑出來,有開車或騎車的朋友,下次加油的時候,記得別讓工讀生幫你加滿,加到整數唷!

油池到加油機之間有二條看不見的管路,一條是油管--即車子加油時,「油」所走的管子;另一條是氣管-在車子加油時產生的油氣,回收進入油池的管子。

感覺上,就我的揣測這可能是一個加油站的工讀生自己想當然爾的建議。其實,加油槍的設計不是這樣的。

加油槍自動跳槍的設計就我查詢到的專利,最早在 1965 年就有了,後來雖然陸續演變,不過主要利用的原理都沒什麼改變--都是機械原理,不是電子感應。

沒錯,加油槍前面有一個感應孔,不過那只是一個很小的開孔,也沒有包在橡皮套 (蛇腹) 裏。那個小孔是隱藏在油槍金屬管裏一條更細的管子的開口,而那條管子連著一些小通道通到加油噴嘴跟一個真空室裡 (下圖黃色部分) 。



這個感應孔跟這些內管、真空室才是加油槍跳槍的關鍵,跟集滿油氣是沒有關係的:工讀生拉動拉桿加油時,加油槍的閥門會被打開,汽油從加油機內被幫浦打出來,通過閥門到達噴嘴,同時真空室的隔膜會被拉桿往下拉到固定位置。當汽油開始通過噴嘴時,流路變小,流速變快 (上圖綠色部分),在噴嘴附近的內管路產生負壓,於是連帶整著內管路路徑 (上圖黃色部分) 的壓力都會變小﹔所以油箱裏的氣體就會開始從感應孔被吸進噴嘴再隨著汽油流出去。如此循環,直到油箱滿了,汽油液面蓋住了感應孔,空氣進不了內管,真空室的負壓逐漸加大,最後讓隔膜跳起來回到原來的位置,閥門也會連帶被關閉...

通常加油槍有兩個狀況會自動跳槍:一個就是上面講的,汽油液面蓋住感應孔﹔一個是加油機的幫浦停了。這兩種狀況都是同樣的機械原理控制。

真正清楚加油槍的原理之後,應該也不難了解一分錢一分油,只要壓拉桿打開閥門,油量計跳動一格,油就是會滴出來,就是要付錢,應該不會有什麼被吸回 hose 的現象。

我想,這篇著作把跳槍跟油氣回收的設備混為一談了。

過去環保署還沒開始推行加油站油氣回收之前,加油加太滿把油箱裏的油氣全都趕出來到空氣裏,加油站的油氣味道重,而且對加油人員的建康威脅也很大。油氣回收制度施行後,傳統的加油槍必須汰舊換新,換成可以回收油氣的加油槍。

傳統標準油槍:有感應孔。


平衡系統式油氣回收加油槍:能夠與車子油孔密閉的蛇腹是特徵,油氣從蛇腹間流回油池,也是有跳槍感應孔。


真空輔助式油氣回收加油槍:跳槍感應孔上方有許多小孔,用真空來抽走油氣。還是有跳槍感應孔。


確實,油氣回收被抽走的油氣是走另一條管子回到油池。但是不管換成哪一種加油槍,都還是有一個跳槍感應孔,那跟油氣回收是沒有關係的。以真空輔助式油氣回收加油槍為例,油氣回收孔是在感應孔上方,油氣回收孔還沒抽到汽油之前,油槍早就跳起來了。

所以,加油不要加到滿可能有其他原因,不過,應該跟花冤枉錢無關。

希望過一陣子,我也能收到別人轉寄我的文章給我。

相關資料:
1. www.husky.com [link]
2. Google Patent Search [link]
3. 加油槍照片來源:Stage-Two (II) Vapor Recovery in Vermont [link]


3.11.2008

手是心非

這事看起來很詭異,明明在腦袋裏是個錯覺的認知,伸手去抓的距離竟然是對的。

心理學家拿了兩根棒子,1 號長 2 號短,分別放在正常的方格板 (下圖右上) 與透視的方格板上 (下圖左上) 。在正常的方格板上,棒子的長短是正常的,但在透視的方格板上,2 號棒子看起來會變長,這種視錯覺稱為 Ponzo illusion。



這個實驗有趣的地方在於,研究人員請受試者在手指頭上戴上 3D 定位器 (可以即時測量大拇指與食指的距離) ,實際去抓 1 、 2 號棒,或者用大拇指與食指估計比出棒子的長短,發現兩者有差別 (上圖下方圖表)。

手指比劃大小這個部份比較沒有問題,看到多長就比出多長,所以當視錯覺發生時,比出來的長度當然也是錯的。然而,當受試者一邊張大食指與拇指,一邊靠近棒子要去實際抓取時,科學家分析這很短的時間內手指張開的距離變化,發現它根本不受錯覺影響。

換句話說,實際抓取 2 號棒時,手指的動作並不會因為錯覺而先張得比較大,再慢慢調整縮小,而是一次就到定位。

雖然這種小動作每天多少都會用上,經過這麼一研究,心裏還頗覺得手指頭挺不可思議的 (關手指頭什麼事!?) 。

相關研究:A Double Dissociation Between Action and Perception in the Context of Visual Illusions: Opposite Effects of Real and Illusory Size, doi:10.1111/j.1467-9280.2008.02071.x [link]

3.10.2008

什麼國家人民愛扯別人後腿?

先玩個遊戲。很簡單,像打麻將一樣,四個陌生人一桌但沒看到彼此,一開始每個人先給籌碼二十萬,玩法是這樣的:可以不投注就抱著 20 萬籌碼,如果是投注的話,只要有一萬塊籌碼被丟出來,則四個人每人都可以得到 4000 塊,話句話說,如果四個人都把 20 萬丟出來的話,那麼每個人會得到 32 萬 (80 x 0.4 = 32) ,會比從頭到尾死抱著籌碼還多。

問題是,其他三腳都是陌生人,自己把 20 萬都丟出去,他們如果沒有一起丟怎麼辦,20 馬上剩 8 萬,要丟多少得好好考慮才行。

這個遊戲要玩 10 回,每一回結束後電腦會把對手投注多少錢的資料公開,然後從頭再來一次。

可以想像得到,當每一回電腦把對手的投注資料公佈後,投注多的玩家那種不悅的心情;自己投得多別人投得少,在新的一回開始時,任誰都會縮手少投一些...包括美國、英國、瑞士、中國等 15 個國家城市的參賽者也是這樣,玩了 10 回後都意興闌珊,投注越來越少 (下圖左,點擊圖片放大) 。



這個遊戲是 2002 年瑞士 Simon Gächter 經濟學者發明的經濟學遊戲1,當時還另外提出了一個規則,也就是說玩家如果不滿對手的投注狀況,可以處罰對手--在這裡,施罰者在電腦公佈投注資料後,可以花一萬塊剝奪對手三萬塊的籌碼,最多可以花十萬--,想不到這樣之後,投注竟然就可以維持下去了 (上圖右)。

這說明了什麼? 合作關係必須靠處罰才能維持

不過,更有意思的是,最近 Simon Gächter 把這個遊戲拿給 15 個國家城市的受試者來玩2,竟然意外發現有些國家的人民有一種很奇怪的行為--特別愛扯別人後腿。

一樣的遊戲,十回合玩下來,然後把這些動手去處罰對手的玩家統計分類一下。如果動手處罰對手是為了叫他多丟一點籌碼出來,想必受罰者丟出來的籌碼要比施罰者少,這層理由才能成立。確實,大部分國家裏,受處罰的都是比施罰者少投 11-20 萬籌碼的玩家 (下圖深綠)。



不過,就是有一些國家很奇怪,像是俄羅斯、希臘、阿曼等,他們的玩家投注多的竟然還被投注少的修理 (上圖黃、橘、紅色),比例甚至與投注少的處罰投注多的相當。好像被處罰的人不滿被處罰,反過來報復、惡鬥。而且很巧合,這些國家人民的政治權利、新聞自由、公民權與貪腐程度在世界民主化程度的排名都很低。

仔細想想,生活上其實有類似這個遊戲的情況,譬如說保險公民投票。投票其實是花時間的,對選民而言,花這一點時間可能拿不到任何好處,有時候結果甚至與自己的需欲相反;不過,一個成熟熱烈參予的環境對民主的發展卻有莫大的影響,對社會整體的利益或許超過投票的時間。這可以解釋有些保險或公民投票,不保或不投票是會遭受處罰的,如此才能維持民主、社會保險繼續運作。

我好想知道台灣玩家的成績,不過,突然回憶起台灣幾次公民投票,沒有處罰就算了,還有一半的人扯後腿不投票,想也黯然了。

延伸:
1. Altruistic punishment in humans, doi:10.1038/415137a [link]
2. Antisocial Punishment Across Societies, doi:10.1126/science.1153808 [link]
3. 相關-黑猩猩也玩經濟學最後通牒遊戲 [link]

3.09.2008

多芬著名廣告「 Evolution 」的 Evolution

相較於多芬 Dove 最晚推出的一支反美體工業的廣告 Onslaught,前一支取名為 Evolution (演化) 的廣告還是比較令人印象深刻﹔而且,我想多芬可能也沒意料到 Evolution 的廣告手法有這麼大的衝擊與渲染力 (絕對遠勝於人人都是林志玲) ,不僅影片內的女模特兒容貌在演化,兩年來,連影片主角也都在演化...

正版 Dove Evolution: No wonder our perception of beauty is distorted. Take part in Dove Real Beauty Workshop for the girls.


男人變妝版 Revolution: Who defines you and why do you listen? REVOLT.


意見不同版: Thank God our perception of real life is distorted. No one want to look at ugly people.


宅男 kuso 版


雞蛋藝術版:No wander our perception of Art is distorted. Stupidity does not equal art!


南瓜版:


上面幾段影片,除了正版的 Dove Evolution 之外,其他都不是廣告。下面這段就是真的商業廣告了。

農場賣雞版 Foster Farms- Transformation: No wander our perception of fresh chiken is so distorted. Join Foster Farms movement for real fresh chicken.


這樣一路看下來,我個人認為最後這部裏的 so 實在加得太妙了。但這...要算抄襲還是仿作呢?! 還是演化?

3.08.2008

夭壽三八:打女人的三十個理由

三八。這樣的節日突然想起,把以前不曾仔細看過就收進儲藏室那張密密麻麻寫著打老婆三十個理由的廣告拿出來拜讀一次,除了應景之外,大概就是國際婦女節我不知道自己能為公領域爭平權的女性做些什麼,在尋求私領域裏能夠努力不施加身旁的女人什麼威脅的線索。

事實上,在沒有任何理由可以施於他人暴力的前提下,消弭這一條條打老婆的理由本身就是一個必須致力的方向-


30 reasons to beat your wife

  1. 電視斷線
  2. 酒被藏起來
  3. 被用眼睛打量
  4. 喝醉了
  5. 做愛氣氛不對
  6. 她被別的男人盯著看
  7. 髮型不中看
  8. 孩子數學作不好
  9. 屋裡很髒
  10. 忘記買牛奶
  11. 沒有啤酒了
  12. 晚餐是冷的
  13. 晚飯燒焦了
  14. 工作不如意
  15. 帳單過期了
  16. 晚餐還沒準備好
  17. 她跟朋友出去
  18. 被孩子吵醒
  19. 妝化得太濃
  20. 被她糾正
  21. 聲音太難聽
  22. 不喜歡吃肉捲
  23. 車子拋錨
  24. 她花太多錢買東西
  25. 失業了
  26. 衣服穿得太暴露
  27. 沒有調味料了
  28. 襯衫被她濺到咖啡
  29. 找不到鑰匙
  30. 不被認同

簡直夭壽,這個高人是誰? 這樣也能打,那樣也能打。回想起今年春節正月初一凌晨兩三點我在村里派出所幫母親填寫家暴報案筆錄所要給予教訓的那個男人,他不過就是喝醉了...

不過,二十幾年來,他只用喝醉了這一條理由來打老婆顯然就已經很充分﹔早年,到了警局,警察甚至對這個理由還給予同情,端熱茶、安撫,以及連忙勸和,這都讓這條理由有持續下去的理由。

家暴法施行後,我也有幸受惠於這條法令,至少在自己被半氣半驅離家後,母親堅持這不再是條理由下,他嚐到了被罰一年內不得靠近家 100 公尺的苦頭,事後,有好久一段時間這個理由在我們家就這樣消失了。

但,還沒有永遠消失,因為酒還在。也因此,別人歡樂過新年,我卻在警局陪母親作筆錄。

思慮會被酒精扭曲成什麼樣貌,我無能為力去了解,如同我無能為力於母親的幸福或女性的基本人權,三八,只能是我藉以提醒自己滴酒不能沾的日子。真夭壽。

3.07.2008

浪漫!毛毛蟲怕電,蝴蝶也怕電

偶爾想想,生物學家做的事情,有時候只是處理觀察一些小蟲子常常被嗤為無關肚皮的把戲,但是當一層層的疑問被抽絲剝繭釐清之後,回頭再看看這些小蟲子,縱然還是站在人的角度,這個世界簡直變得浪漫到極點。



什麼疑問? 蝴蝶還保有毛毛蟲時的記憶嗎? 浪漫,而且這個解答對於「羽化昇華」的延伸字義會有一點衝擊。

不過,為了追求這個答案,確實為難了一些菸草天蛾的幼蟲:牠們在第三齡幼蟲,或第五齡幼蟲期的時候被電擊制約訓練成主動避免一種化學氣味,一開始牠們聞到這種氣味時就被電擊,連續電了八次之後,果然,在清新空氣與混有化學氣味的空氣之間,牠們多半選擇清新的空氣。然後就是等這些毛毛蟲長大化蛹之後,來看看這些羽化的天蛾怎麼面對同樣的選擇。

第五齡的一隻都沒少,牠們還是多半選擇清新的空氣,顯然牠們記住了電擊的可怕。不過,第三齡幼蟲期的制約只持續到第五齡,化蛹後,牠們就不記得這回事了,選擇五五波。

我們不也是常在說自己不記得三歲以前的事? 想不到天蛾或蝴蝶也是耶。

有趣的是,如果毛毛蟲怕被電,蝴蝶也是的話,化蛹、羽化、昇華,哪來衍伸的境界提升呢。但哪又有什麼關係呢,回頭再看看春天樹梢上的毛毛蟲,牠們不再只是蠕動,而是在品味、在生活,甚至在回憶,這個世界簡直變得浪漫到極點。

ps. 圖片是睡袋廣告

相關研究:Retention of Memory through Metamorphosis: Can a Moth Remember What It Learned As a Caterpillar? doi:10.1371/journal.pone.0001736 [link]

3.06.2008

藥價的療效

正常的藥物臨床試驗是不會跟受試者講說他吃的藥一顆多少錢的,除非,藥的價錢可以當作藥、有療效。是,可以的,有的,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種從頭到尾都在唬嚨的臨床試驗。

打著通過 FDA 核准的名號,MIT 的研究人員找到 82 個健康的受試者來測試一種止痛劑的止痛效果。製造痛覺的方法是用電去電擊手腕,吃藥前電一次,吃藥後再電一次,然後由服藥前後的痛覺差異來看止痛藥有沒有效果。

止痛藥是個幌子,根本只是一顆不知道什麼東西的安慰藥丸,研究人員真正想研究的問題埋伏在吃藥之前發給受試者的小單子上面。小單子上寫的東西都一樣,除了藥價;有一半的人收到的是寫「原價:每顆 2.5 塊美金」,另一半收到的只寫優惠後的價錢「折扣:每顆 0.1 塊美金」。

結果,唉...藥價有療效耶。



對,只用同一個電擊強度來測試的話根本很難區分出兩者的效果差異;由低電壓沿路加強電壓電上去 (上圖橫軸),藥價的療效就出來了。吃原價藥的受試者,服藥前後痛覺差異大 (上圖實心圓點),表示疼痛減輕的幅度大,一樣都是安慰藥丸,效果還比吃折扣價的好。

不過,唬嚨規唬嚨,這倒是一個重大發現:藥價會影響病患或消費者的預期,而預期影響療效。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療法或藥物純粹是靠安慰來支撐療效,例如疼痛針灸,那麼價格越高,就越能夠安慰到病患或消費者。

我們都學到了,買藥跟買衛生紙不一樣,只限今天買兩罐送三罐的折扣廣告藥物千萬不要買啊,不打折或漲價後再買。

相關研究:Commercial Features of Placebo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JAMA 2008;299(9):1016 [link]

3.05.2008

塞車不見得需要理由

塞車不是沒有理由的,大家都這麼說;逢年過節高速公路上擠滿了車子,開始有人抱怨起高速公路局為什麼連休假過節都要收錢? 為什麼交流道下要設一個紅綠燈? 為什麼不保持安全距離以致車禍拖累大家? 反正只要交通堵塞就一定有理由可找。有沒有想過,你本身就可能是造成塞車的原因,即便你很認真在開車。

不信的話,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段影片,沒有收費站,沒有交流道,也沒有障礙物,一開始大家也都很順暢地循著圓形車道開著,不過,奇怪,開著開著就塞車了...

這...該怪誰呢?!



這種高速公路上沒來由塞車的現象,很早就有數學模型可以計算解釋,不過,這是第一次有人設計實驗1來驗證數學模擬的結果:就像影片所呈現的,日本的科學家在 230 公尺長的圓形跑道佈了 22 輛車子,一開始先要求駕駛維持 30km/h 的速度行駛,開了一段時間實驗人員調整每輛車子的間距都差不多之後,實驗開始,駕駛只被告知要保持安全間距並盡可能維持車速。

結果出現我們在高速公路上所熟悉的走走停停。

不知道要怪誰,只好説 230 公尺裏出現了 22 輛車子太擠了。

確實是如此,在日本高速公路的統計上,只要每公里超過 25 輛車的車流密度,車速不穩定的狀況就很容易出現。不過,車速不穩定的真正原因卻是,只要有一個駕駛人不能維持定速行駛,即便是慢一點點或搶快一下,車子越多就會越容易放大這一點小誤差而演變成塞車

你敢說假日高速公路上的塞車不是你造成的!?

相關研究:
1. Traffic jams without bottlenecks—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the formation of a jam, doi:10.1088/1367-2630/10/3/033001[link]

3.04.2008

跑步的 High

昨天正好回答一連串關於幸福的問題,其中第 11 題就問到「和老婆吵架後,通常多久和好? 」,我給了一張開特力運動飲料的廣告當作答案,意思是說等我跑完步後就和好了。或許沒人猜到意思,因為跑步後心情上的 High 能夠克服一切困難,這層奧妙不是沒跑上癮的人容易理解的。

怎麼個 High 法? 可能連馬拉松跑者也沒辦法具體表達,有時候講得天花亂墜還會讓人以為又是什麼神靈上身了。使用情緒量表科學一點地描述應該是這樣子的 (下圖):幸福感多一點恐懼少一點陶醉感倍增...

這種情況下,再頑固的爭執不消散都難。



這張跑步前、後的情緒對照圖表是德國科學家為了證明運動後的情緒改變跟腦內啡 (endorphin) 的關聯1所做出來的,我認為用來描述跑步的 High 再中肯不過。而且這個實驗的對象就是 10 個馬拉松跑者,他們在持續兩個小時的慢跑後就是這麼 High 。

雖然從 1985 年以來,這種運動後很 High 的愉悅感就被認為跟腦裡產生的 endorphin --一種類似嗎啡、鴉片作用的化學物質--有關2,不過,諸多支持這個腦內啡假說的證據都是間接的,不是從滾輪上的老鼠來的,就只是測量血液裡的 endorphin 濃度,真正 endorphin 作用在腦部的直接證據還付之闕如。

這個德國的實驗1算是第一次,這十個跑完步後的跑者,馬上接著做腦部正子斷層掃描,打進一種會跟 endorphin 的受體結合的顯影劑,來跟跑步之前的掃描作比較。由於顯影劑是跟 endorphin 的受體結合,如果受體被 endorphin 佔住了,顯影劑結合的少自然顯影強度就比較弱。



結果是,某些專司情緒處理的腦內部位 (上圖),跑步之後,顯影的程度與情緒量表裡的陶醉感有負相關。也就是說跑步之後,這些地方多數的 endorphin 受體都被佔住了,而產生情緒的變化。 endorphin 的受體被佔據越多,情緒就越 High 。

看起來很複雜,但對我來說,這卻在暗示:像我 EQ 這麼低、容易記恨、不會處理爭執的人,遇到不如意,就出門去跑跑步先交給身體來處理複雜的情緒吧。

相關研究:
1. The Runner's High: Opioidergic Mechanisms in the Human Brain, doi:10.1093/cercor/bhn013[link]
2. Affective beneficence of vigorous physical activity. [link]

3.03.2008

不洗頭髮的好處

呼吸深受臭氧刺激之害的人或許都曾默默感受到蓬頭垢面帶來的暫時舒緩,只是不知道怎麼回事罷了。

科學家說,不清洗的頭髮比較容易吸收臭氧,或許是解答:剪了 8 個不同種族、不同長度,以及有洗與沒有洗過的頭髮來測試,通過含有臭氧的空氣,結果發現,靠近頭皮三公分內的頭髮 (下圖 H2、H4、H8) ,不洗的話有超強的臭氧吸收率。



上圖,H1、H3、H5-7 是距離頭皮 10 公分以上的頭髮。白色表示幾天沒洗,黑色則是剛洗過的。有些頭髮洗過之後還是會吸收臭氧,可能跟洗髮精有關係。

這麼突出的臭氧吸收率的背後功臣是皮脂腺所分泌的油脂。無法拿皮膚去做測試,但照這個數據推論起來,不洗澡的效果應該更棒

相關研究:Ozone interactions with human hair- Ozone uptake rates and product formation, doi:10.1016/j.atmosenv.2008.02.009 [link]

幸福止於知足者

幸福是什麼?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的解譯:平安吉祥,順遂圓滿。如果再把這兩句話進一步拆解,幸福可以更清楚理解成至少要有「平穩而沒有危險,完滿而無所欠缺」的現況。所以,「幸福點點名」這個串聯遊戲的題目,顯然多數不是在這個基礎上思考的。

不過,既然被苦悶中年男子欽點要回答這些問題,我也就隨興為之:

1. 幸福和環保有關聯嗎?
Homeless Polar bear

2. 最近最鬱悶的事?
Companhia Athletica

3. 遇到喜歡的人,你是勇敢表白還是默默關注?
Harvey Nichols Womenswear

4. 說出點你名的人的 3 個優點。
WWF

5. 最想珍惜的人或事是什麼?
WWF

6. 愛人和被人愛,哪一種更幸福?
Misereor

7. 你現在最想擁有的是什麼?
SBP: No insects left

8. 你的夢想是什麼?
Gorilla ladder

9. 你為你最愛的人做過什麼?
GSK-Fenbid

10. 過去十年你最開心的時刻?
Brasso

11. 和老婆吵架後,通常多久和好?
Gatorade

12. 老婆讓你最欣賞的優點是什麼?
Bersih Sehat

13. 如果時光能倒流 10 年,你能改變一件事情,你會做什麼?
Adidas Running Shoe

14. 這輩子做過最瘋狂的事情是什麼?
German Ministry of Social Affairs

15. 十年以後,你想過什麼樣的生活? 你打算如何實現呢?
Vitaplex

16. 接下來最想去旅行的國家或城市,爲什麼?
Playboy

17. 如果可以自由選擇,你最想居住在哪個城市?
Greenpeace

18. 如果可以,在無壓力的情況之下您想生幾個孩子?
FAADA

19. 最不喜歡自己哪一點?
Ginsana

20. 最喜歡哪裡的什麼美食,理由?
Ramadan

幸福之時,無聲勝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