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6.2007

Co-Rumination: 小女生的友誼代價?

國中生這個階段,小朋友總是用各種方法尋求同儕或朋友的支持,於是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成了尋求友誼可能獲得利益或必須承擔風險的最佳寫照。但有時候,利益跟風險並不像紅色黑色這麼顯而易見而且界線分明。

"Rumination" 是的意思是指牛的「反芻」,在精神醫學上指的是不停地回想負面的事件,沉浸在負面情緒的意思。"Co-Rumination" 則表示對朋友坦露一個負面情緒事件,然後彼此有點像是相濡以沫似地過度不停地談論、審視、思考、臆測這一個負面情緒的事件。

鑽牛角尖,簡單講,我認為這就是找朋友鑽牛角尖。

而 Co-rumination 就像一把友誼的雙面刃 (.pdf),一方面彼此推心置腹可以深化友誼獲取情感支持,一方面,對國中小女生而言,卻可能因此增加憂鬱與焦慮的風險。而且朋友感情經過 Co-rumination 深化之後,會回過頭來促進朋友之間的 Co-rumination ,更強化友誼。

雖然我自己不曾是小女生,我也都曾目睹過國中小女生與朋友談起傷心事時在彼此間某種不可抗拒的鏡頭循環重播。不過,令我比較好奇的是,曾經是小男生,為什麼我們與朋友推心置腹時少了這層更加憂鬱與焦慮的風險呢? 另外,如果父母親無法給於小女孩情感上的支持,能再樂見於她幸好有一個無所不談的死黨嗎?

2 則意見:

17.7.07, 匿名 提到...

不管怎麼說,負面情緒生存方式仍然必須經由事件和記憶兩者累積。

我認為比較難以收拾的是所謂的共鳴,在情境上曾經各自經歷過的事件,藉由記憶口述而合而唯一的友情。一出了錯時,比什麼都難以切割。

何況由自身經驗來斷定的事物,總過於狹隘,因為你說的只是小男生中的個體。當然我沒什麼惡意,純粹說說當討論。

17.7.07, scipao 提到...

zhe 說的沒錯,就一個小男生而言,個別的經驗是不足以代表整體。

不過,這邊我可能沒有交代清楚這個研究的結論:在 co-rumination 上,整體而言,小男生並沒有顯著憂鬱與焦慮的症狀。而我只是用我自己的經驗在好奇為什麼如此。

共鳴的同性友情,我自己也有好令人懷念的一段故事。只是沒人來測量我們憂鬱的情況罷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