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2007

如何不讓耶穌出現在 Lay's Potato Chips

多年前,這家人買了一包波卡 Lay's 發現洋芋片上出現耶穌的頭像,頓時一種祥和籠罩整著家庭。兩年來,不知道這塊洋芋片是高價賣了,還是擺在家中廚櫃展覽。不過,比較遺憾的是,不管這塊洋芋片有沒有辦法像麥當勞的薯條撐著不腐爛,以後耶穌大概也很難出現在 Potato Chips 上面了。

馬鈴薯片之所以會產生焦黑的部分,來自於冷藏保存的時候有一部分的澱粉斷裂成比較小的醣,這些醣再經過高溫處理的時候就會焦黑。Guelph 大學發現了一種酵素 pyruvate decarboxylase 可以進一步把澱粉裂解出來的小分子醣進一步轉化成其他分子。

換句話說,如果用基因改造的方式讓馬鈴薯帶有這種酵素,將可以延長馬鈴薯冷藏保存的時間,再拿出來做洋芋片時良率就會提高一點,耶穌顯靈的機會就少了。

6.29.2007

為什麼 Glucosamine 葡萄糖胺的試驗一下有效一下無效

一下有效一下無效讓許多退化性關節炎 (Osteoarthritis) 的患者,即便是家中囤積了一堆維骨力之類產品,也一會兒吃,一會兒覺得吃了也是白吃。其實,結果變異本來就是各種試驗常見的現象,只要這些結果統計平均來說有別於安慰劑,我們才會認為它是有效,而不是在單一個報告中賭注。

就 Glucosamine 葡萄糖胺來說,一般有兩種形式:Glucosamine Hydrochloride 統計平均對於緩解退化性關節炎的疼痛是無效的,而 Glucosamine Sulfate 則比較有效,諸多試驗當中又以 RottaPharm 的配方效果最好。

讀者知道 RottaPharm 的維骨力 (Viartril-S) 在歐盟是屬於處方藥,沒有療效如何通過核准呢。

只不過相信這種統計平均有效的結果,有時後也並不是像表面上那麼科學。最近 Arthritis & Rheumatism 刊了一篇研究過去這些葡萄糖胺試驗的研究指出,1980-2006 年 15 篇隨機雙盲試驗的結果變異其實並不均質,換句話說有效程度的結果並不那麼隨機率分佈。作者提出了幾個造成這種異質性的因素。

作者發現,這些試驗當中,只要是藥廠資助的研究都是顯示 Glucosamine Sulfate 有療效,唯一兩個沒有藥廠資助獨立的試驗,結果卻都顯示沒有療效。而這些藥廠資助的試驗中,又以 RottaPharm 資助的試驗結果有效程度最高,結果變異也最不均質。

再進一步分析,這種不均質可能是來自於藥廠所做的試驗沒有適當的遮盲設計 (醫病都不知道病人被分到哪一組),而有適當遮盲設計的試驗結果,其實 Glucosamine Sulfate 是沒有療效的。這一點就與主編認為藥廠設計的試驗比較有能力排出干擾因素的看法相左。

另外,像不同試驗所使用的 Glucosamine Sulfate 配方不同也是干擾試驗結果均質性的因素。

有趣的是,作者乾脆就提出藥廠的錢本身就是諸如此類試驗結果異質因素來源的看法。是啊,你看美國人每年花 7-8 億美金吃維骨力,錢怎麼能自外於這些試驗呢。這又我想起了法國媒體 France 24 的廣告

6.28.2007

Teletubbies 天線寶寶是幼兒學習語言的障礙?

這樣的報告大概是 Teletubbies 天線寶寶十週年最大的賀禮:研究發現,兩歲以下的幼兒要從天線寶寶學到新詞彙不如大人直接教它,不管是父母自己教他或電視裏的大人也好。雖然作者很想把這種現象普遍化到所有的幼兒電視節目,我則寧可相信這是天線寶寶的特色。

怎麼會這樣呢? 天線寶寶這麼可愛有禮貌,講一句話又至少會重複三次,這是帽子這是帽子這是帽子的,直覺上,對於語言學習起步階段的幼兒應該有正面效果。

我自己的小孩在 15 個月大的時候,也開始被這個電視節目吸引,每天早晚都會吵著要看「寶寶」。陪著他看了一兩個月的天線寶寶,我對這個節目的評價是正面的,但回想起來我確實也感覺到:當時,他並沒有很有效地把節目中介紹的物品,像是帽子,跟現實生活中的物品連結而學到新的詞彙。

其實,早在 2004 年就有一篇研究,比較不同的兒童電視節目對 6-30 個月大幼兒詞彙跟表達的影響。其中,天線寶寶就是唯一對兩者都有負面影響的節目。而我一開始所說寧可相信這是天線寶寶的特色,原因是,在這篇研究中,還存在著其他節目,像是 Dora the Explorer 小小探險家朵拉,對觀看者的詞彙或表達都有正面的效果。

不同於調查,最近這篇研究是以實驗的方式探討不同方式對幼兒學習語言的效果,方法其實很簡單,作者設定了五種實驗情境讓 15-24 月大的幼兒學習新詞彙,隨後再測驗孩子能否把學到的詞彙跟現實生活中的物品連結。這五種實驗情境包括:
  1. 大人在電視裏教學
  2. 現場教學
  3. 現場教學,有分散幼兒注意力的刺激
  4. Teletubbies 天線寶寶教學
  5. 大人在電視裏無語教學,控制組

實驗結果,對於 22 個月以下的幼兒,對大人的注意力不輸於天線寶寶,而且學習新詞彙的效果比天線寶寶好。至於大一點的幼兒,22 個月以上,就沒有這種差別。這不禁啟人疑竇兩歲以下的幼兒看天線寶寶的時候到底在看什麼。

這種結果跟我們先前提到過「珊蒂吵死了 (Sandy Makes a Rattle)」的圖畫書故事一致。

如果根據這樣的邏輯,美國小兒科學會給孩童們看電視的建議就顯得有先見之明:

Discourage television viewing for children younger than 2 years, and encourage mor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that will promote proper brain development, such as talking, playing, singing, and reading together.
兩歲以下幼兒不要看電視,父母可以多跟他們互動,陪他們說話、遊戲、唱歌、讀書,以促進腦部正常發展。

而這也是身為父母在照顧幼兒的兩難:一方面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總是很早就買了一堆著名的幼兒節目來刺激他們各方面發展,然而,如果這就是孩子會輸在起跑點的原因,父母親又沒有時間、耐心與能力陪伴孩子。

天線寶寶我們已經收起來很久了,但是取而代之的也不是爸爸,而是巧虎

6.27.2007

E. coli 大腸桿菌再立功轉甘油成酒精

髒規髒,看來看去還是 E. coli 大腸桿菌這種小東西最好用又得我們生物科技人喜愛,可以除污、可以製藥,還可以解決牛的困擾:在生質柴油 DIY 那篇教學裏,我們提到過有人一直想把製造 10 公升生質柴油所產生的一公升副產物甘油 (Glycerin) 餵給牛吃。但這也是不得已,因為生質柴油帶來的甘油已經多到逼迫著專門生產甘油的化學工廠陸續關門,甚至連生質柴油工廠自己的甘油都賣不出去。

還好,Rice 大學化工學者找到了一隻可以厭氧發酵把甘油轉為酒精的大腸桿菌,據估計這樣生產酒精的成本會比穀物發酵產生酒精少 40% (原始報告)。而且更進一步把原本當作廢物的甘油榨乾成另一種生質能源-酒精。不過,科技始終在創造問題,這樣之後,誰會失業呢:種穀物的農人,還有不會醉的酵母菌

Intestinal Microbiota 從大便看嬰兒腸道菌叢的形成

這篇研究報告讓我回想起過去一年多來從孩子出生第一把墨綠色的胎便開始到現在我避之唯恐不及的大便裡,原來藏著這麼多秘密,更不由得佩服起這群科學家還同時收集 14 個嬰兒從出生到一歲的糞便用基因晶片 (Microarray) 分析裡面的細菌群變化。

花了一點時間仔細研讀,從中我大概可以整理出幾個重點大略描繪嬰兒腸道菌叢形成的過程:

  1. 腸道的微生物生態在人體扮演著重要的功能:對抗病原菌、營養代謝、刺激血管生成、脂肪儲存、免疫...
  2. 嬰兒離開無菌的子宮後其中一件大事就是接受細菌在腸道寄生,細菌的來源包括產道、母乳、皮膚以及食物。
  3. 共生的細菌種類多達數百種,滋長的速度會在幾天內達到超過嬰兒自身細胞數目的穩定數量。
  4. 從這 14 個嬰兒的糞便發現,每一個嬰兒腸道菌叢的組成都不同,這種不同會隨時間持續著。(這影響到對健康腸道菌叢的定義)
  5. 六個月以前似乎是菌叢形成的腸道風暴期,暴露在環境裡的各種細菌試圖在嬰兒腸道里佔得一席之地,這個時候嬰兒糞便裡的細菌群分佈與嬰兒所處環境裡的細菌源,例如產道、父母親的大便與皮膚,的分佈相似。細菌群分佈也常會有劇烈的變化,例如一個菌群突然消失,另一個取而代之。
  6. 隨著嬰兒腸道發育與飲食改變,具有共生優勢的細菌慢慢的取回牠們在腸道應該有,但早期沒有機會卡位的地位。
  7. 一歲後,嬰兒時特有的腸道菌叢會慢慢收歛到類似成人的菌叢分佈。
  8. 14 個嬰兒裡,正好有一對異卵雙胞胎,很特別的是,她們的腸道菌叢隨時間的變化竟然相似。由此推測,環境是影響嬰兒腸道菌叢形成的重要因素。

另外,報告裡有一個數據不同於過去的研究結果是關於比菲德氏菌 (Bifidobacterium) 對嬰兒腸道的重要性。過去,有許多報告一直到現在普遍認為餵食母乳的小孩腸胃道與糞便會有大量的比菲德氏菌,這種細菌對腸道的健康很重要,不過,從這 14 個嬰兒的大便中卻發現,比菲德氏菌要到出生後好幾個月才會出現,而且一直到成人,這種細菌佔整個腸道菌叢的比例都算少數。

或許,比菲德氏菌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觀察者期望的例子,不過既然已經進入商業價值體系裏,儘管實際上是一種不成比例的重視,它的地位自然不會輕易被這種研究報告打倒。但是,從嬰兒腸道菌叢形成過程的個體特有菌群分佈來看,再加上又是少數菌種,比菲德氏菌不見得是你需要的,也不見得你吃了之後就可以改變你的腸道菌叢組成分佈。

6.26.2007

Penguins Evolution 企鵝黑白雙色之謎?

上個禮拜在一次聚餐的場合偷偷聽到一個笑話,關於企鵝前面白後面黑的秘密:據說白色的部份是企鵝洗澡時雙手能及的區域,而常年無法清理藏污納垢的部份自然就是黑色的。什麼時候開始這樣的呢? 難以推測。

不過,從最近 North Carolina 州立大學發表找到更早遷移到赤道附近的企鵝化石研究中,也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這兩隻在秘魯的第三紀岩層裡找到的絕種企鵝化石,一隻高約 5 呎 (上圖黃)、一隻大概 2-3 呎 (上圖綠),至少透露兩個訊息:一個是,企鵝的演化從南極高緯度地區擴張遷移到低緯度溫熱帶地區的時間預估大概要修正到 3000-4000 萬年前。當時,地球的溫度比預期企鵝是因為冰河時期氣溫變冷才遷移溫熱帶地區的 1000 萬年前高很多。

另一個訊息是,從化石模擬出來的企鵝樣子:不管時間修正到多麼久遠以前的企鵝,在人類眼中永遠還是黑白雙色。

Microsoft Paint 小畫家在微軟線上醫療事業版圖的妙用

微軟醫療事業部門的經理 Dr. Bill Crounse 不久前在 Msn 的肥皂箱裏丟了一個「Visit Your Doctor on the Net」的示範帶 (下方影片) ,即便是這麼象徵未來醫療趨勢的網路科技應用,影片中醫病溝通所使用的工具卻是再簡單不過-Web Camera、IE,以及...一直都在的 Microsoft Paint 小畫家。就算許多人拿小畫家來從事更高竿的創作試圖打破小畫家給人一無是處的刻板印象,我此刻的感覺卻是:麻雀自有麻雀可用與好用之處,毋須變成鳳凰,真要脫胎換骨早就脫胎換骨了。


Video: Visit Your Doctor on the Net

6.25.2007

有人會開根號的地方就有會算數學開根號的 Clever Hans 豬狗牛羊

數學這麼簡單嗎? 怎麼有些國中學生花了十幾年時間還學不會開根號。就我的感覺與認知,數學運算至少要運作到大腦三種能力:

  1. 記憶:這是運作的基礎,如背誦九九乘法表。
  2. 語言符號:用以描述現象,定義規則,什麼是 1 、2 、 3。
  3. 邏輯推理:在規則之下推演結果,像是個位數變成十位數,變成百位數,以此類推。

時常在媒體上看到會算加減乘除法的動物,難道動物的大腦也具備這三種能力? 最近又看到一隻會計算用四國語言描述的數學題型的聰明小狗,我不禁又再想了一次「數學真的這麼簡單嗎」,或者這隻狗真的是上帝派遣的使者:

He can calculate problems given in English, Spanish, French and German, ...

100 年前,也許更早以前就有這類異常聰明的動物,在德國也有一匹會算數學藉由踏蹄說出答案的馬,名字叫做 Clever Hans。由於這匹馬吸引許多人的注意,惹來德國的教育機關特別成立了一個真相調查委員會,任命心理學家 Oskar Pfungst 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

設計了一些雙盲實驗,Pfungst 發現,馬只有在提問者知道答案而且在現場的狀況下才會算對答案。例如當牠的主人知道答案的時候,牠會答對九成的題目;如果他的主人也不知道答案,牠答對的比例相當低只有 6%。

更有意思的是,Pfungst 還發現,當馬點著馬蹄一個一個逼近正確答案的時候,提問者的姿勢跟臉部表情也跟著緊張起來,突然馬蹄點到正確數目時提問者鬆了一口氣的樣子,正好是馬停下馬蹄的暗號。

不只是馬,在人的試驗上,也有九成以上的人會依據這種表情的變化猜對正確答案。只不過,在一些猜數字拿獎金或是像週日八點黨「案發現場」之類的電視節目上,我發現某些人這種基本能力正在慢慢退化。

回到這隻超級聰明的小狗,問題並不在於主人會不會四種語言或者有沒有給他提示,而是提問者本身用自己的語言問了一個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我來這麼問:

買一袋狗糧要 40 塊錢,奶奶出 20 塊,爸爸出 10 塊,媽媽出 5 塊,那麼 Micah 要出多少錢啊?

假如我期望牠答對的話,相信 Micah 也能跟北京這隻貴賓狗一樣輕易答對,而且還多會了一種中文語言。但我始終不認為先學會語言符號再學會邏輯推理來運算數學會比直接看出觀察者的期望值來得容易,尤其當觀察者手上還吊著一塊肉作為答對獎賞的時候。

6.23.2007

Birth order IQ: 長子註定聰明?

相信許多讀者從週遭親朋好友身上多多少少感覺到這一點,包括我身為長男也是這麼覺得:一般來說,長子比較聰明。雖然這是普遍有的認知,但關於智商與出生順序之間負相關的科學研究爭議依然存在。支持者提出各種說法,包括家庭成員的互動差異、出生順序帶來不同的刺激,甚至也有母體抗體所造成的先天腦部發育差異之說;反對者則認為這種認知受到某種因素混淆所致。

我還是相信長子註定聰明,不過,對誰是「長子」的定義,刊登在 Science 期刊上這篇簡短的研究報告給了我新的認識。

這個研究收集挪威 25 萬名入伍士兵的家世與 IQ 測驗做了統計比較,得出了幾個結論 (上圖):一、在兄姐都健在的情況下,再次證明智商與出生順序呈現負相關;二、智商只跟在家中存活的兄弟姐妹排行有關。換句話說,假如你是媽媽懷的第二個孩子,但是在你之前的哥哥或姐姐不幸夭折,那麼雖然你的出生順序排第二,卻還是可以擁有長子的智商。如果出生順序排第三,但是有一個兄姐去世,那麼你智力也可以進升到老二的程度。

這無疑給長子註定聰明的先天腦部發育因素之說重重的一擊。也許肩挑家庭責任才是「長子」必須聰明的原因。

6.22.2007

The youngest surgeon: 15 歲操刀剖腹生產手術?

一對父母拿著 15 歲兒子操刀進行的剖腹接生 (Caesarean section birth) 手術錄影帶到處炫燿著要兒子的名字登上金氏世界紀錄成為最年輕的外科醫師,這種事情會發生在印度,我的訝異程度就小了點。也許是刻板印象,從過去五歲大的印度小阿甘 Budhia Singh 跑完 60 公里的事件當中,我隱約感覺到印度人對打破世界紀錄情有獨鍾。就算金氏世界紀錄不收錄這類違反人權的事蹟,他們也可以自己搞一個印度版的金氏世界紀錄,叫做 Limca Book of Records ,專門來記錄印度人的各項壯舉。前仆後繼,15 歲,The youngest surgeon 應該只是這對父母用自己的醫師執照換來短暫的得意罷了。

McDonald's Fry Test: 語言的力量,麥當勞早破解?

記得當時,「生命的答案,水知道」這本書被翻譯成中文出版之後,網路上就開始流傳著會看字、會聽聲音的水的結晶照片,不過,看了幾張之後,我就直覺這應該是跟我一樣在胡扯。我並不反對 Masaru Emoto 以此循循善誘人們時刻提醒自己藉由文字、聲音以及語言散發良善訊息,但把語言文字這種人類創造、限於人類使用的溝通工具無限上綱到足以影響生物界好壞的科學證據在這些照片裏實在非常薄弱,甚至虛假。

水是如此,飯也一樣。我很佩服 Yukie 老師指導學生設計一組至少妥善控制的米飯實驗來拆卸無限上綱語言力量的城樓:

本實驗發現,無論是說好話、說壞話或是不理睬,不論是否音量加大,不管是錄音播放或是真人直接對米飯說話,各組別之中均有米飯最後呈現白色外觀,每一組別中亦有米飯出現黑色黴菌。因此,不同的言語處理無法影響米飯最後之外觀。

實驗全輯:語言的力量 (一)(二)(三)(四)

反過來看,如果語言對食物有這麼大的影響力,一天到晚被罵是垃圾食物的麥當勞速食,特別是薯條,如何能夠在這個 Fastfood Test (下方的影片) 中,力撐 10 個禮拜而不腐敗呢,難不成幫助食物破解輿論的力量也是 McDonald's 薯條耐吃的秘密所在?

6.21.2007

Pac-Man 小精靈的骨頭標本

儘管描述得煞有其物,我寧可認為 Le Gentil Garçon 參考人類與各種掠食性動物的頭骨並且與古生物學者討論合作創造出這個我從小喜歡的 Pac-Man 遊戲小精靈頭骨的「過程」,跟最後的骨頭標本一樣,都是創作。真有他的創意,會想到在虛擬二維平面的遊戲角色上填塞一些科學的素材把它立體化。

6.20.2007

Fake smile: 誰在假笑? 誰又真的在笑?

我滿喜歡 frisci 科學星期五這個部落格,就科學部落格的定位而言,他比我更親近讀者。以主題的廣度來看,它包山包海 (地球科學) 這部分是我無法迄及。比察言觀色區別「眉開眼笑」真的笑與「皮笑肉不笑」假的笑的能力,作者也勝我數籌。

不過,訝異於自己在 BBC 這個區別真笑與假笑的測驗上連續 10 個錯誤的作答,我沒有反求諸己在悲觀與樂觀兩個人生極端之間力求平衡,反而開始質疑這一個個笑臉底下「Genuine」或「Fake」到底是真的「Genuine」或「Fake」,至少攤開做為測試答案的不應該只是發笑者片面的自我認定。否則,你說你的笑是真的,我怎麼看你都是假惺惺﹔你儘管認為笑得假了點,我卻以為再也沒有如此燦爛的笑了。

我不再為成績辯駁,最終只是覺得:笑就像書上的文字,一但笑了,無論真假,都是笑了,怎麼感受因讀者而異。

Thomas & Friends™ 湯瑪士小火車含鉛回收

近幾年,不管在夜市或是百貨公司買玩具,我都已經習慣翻翻玩具的製造地,一來從製造地我可以秤秤價格是否合理,二來從報章媒體揭露的玩具安全事件確實令我擔心來自某些地方製造的玩具。我也覺得,如果中國大陸面對持續增加的玩具製造機會,而不設法提升品質管制或安全衛生意識對成本的比例,將來,像最近知名玩具 Thomas & Friends™ 湯瑪士木質小火車使用含鉛油漆的回收事件,也應該會隨著生產訂單持續增加

Info 台灣代理博寶行也跟著回收

6.19.2007

Déjà vu 似曾相識還是記憶未來(下)

如果你相信科學、相信大腦是運作生命的核心甚於靈魂之說,要證明上一篇似曾相識的說法,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到那一個大腦功能被破壞或改變之後,可以一直複製 Déjà vu 感覺的區域。(上)篇的實驗就是這個目的,而乙群老鼠的大腦早就被動過手腳。

這個實驗發表在上週的 Science Online ,作者是擁有 1987 年諾貝爾生醫獎桂冠殊榮的 Susumu Tonegawa 博士。他把乙群老鼠腦部一個稱為 Dentate Gyrus 部位的神經元上神經傳導物質 NMDA 的受體阻斷,然後跟沒有動過手腳的甲群老鼠一起做實驗比較。

除了實驗中觀察到的行為現象之外,透過檢查腦部活動,他們還發現乙群老鼠在面對環境 B 時,Dentate Gyrus 這部份的神經元是比較不活動的。也就是說,神經元不活動跟無法區別環境差異可以邏輯地歸結在一起,老鼠因此認為環境 B 就是過去牠曾經待過會電擊的環境 A 。

也許你的腦筋在急轉彎後想到的是實驗中乙群老鼠怎樣怎樣,但是,反過來看,老鼠也許會是我們相信科學相信大腦之外,最不願相信的動物。嗯,似曾相識,牠證明我們都曾經腦殘過?

6.17.2007

Déjà vu 似曾相識還是記憶未來(中)

在我唸高中的時候,某一天搭車經過一座橋的時候,第一次出現這種感覺:當下週遭所有的一切,包括我自己,都早已在我的記憶裏;我現在這一瞬間的動作,好像過去早已發生過一次。這種感覺很奇妙,非常令我著迷,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常常在找尋這種記憶,偶爾發現就沉浸在其中自得其樂。不過,已經很久沒有這種稱為 Déjà vu 的感覺了。

在未開始接觸到腦部神經運作的概念之前,我也試著用帶著宗教玄學色彩的解釋來說服自己這到底怎麼一回事。最後,揉合了自己也不知道引用哪些宗教的輪迴之說,那一個我似曾相識記憶中的地方是過去一世孤魂野鬼流連之處的說法比較讓我可以接受。

認識了神經細胞之後,我隨即拋棄了這種說法。目前科學上兩個對 Déjà vu 的解釋讓我感到比較紮實一點:

第一種解釋,我拿把資料儲存在硬碟 (短期記憶意識現在) 與燒錄備份光碟 (長期記憶察覺過去) 來做比喻:Déjà vu 發生意味腦部在處理看到的景象時,下載後在把資料放到硬碟去的時候已經先燒成備份光碟了,這是不可思議的記憶失序狀況,期間神經細胞作用相差的時間可能不過毫秒,使得我們搞不清楚誰先誰後。

第二種解釋就真的跟過去的記憶有關:大腦把現在看到的橋跟過去曾經走過一座類似的橋但是記不起來確切事實的模糊記憶連結在一起,變成過去曾經走過現在看到的橋。這種解釋曾經被用催眠的方法實驗過,受催眠模糊記憶的受試者在接受新的刺激時,會出現比較高比例的記憶錯誤。

如果讀者有類似的經驗,你想這會是記憶未來 (第一種解釋),或似曾相識 (第二種解釋),還是你跟我一樣,過去都曾經是遊蕩的孤魂野鬼...

...to be continued

6.16.2007

Seven Eleven 禮卷找零的感覺

自經濟部在今年四月一日開始施行「零售業商品禮券定型化契約不得記載事項」以來,第一次拿到端午節加「粽」用的 7-11 禮卷,我特地到附近的統一超商去體驗一下禮卷不加第二條限制的感覺:

  1. 不得記載使用期限。
  2. 不得記載「未使用完之禮券餘額不得消費」。
  3. 不得記載免除交付商品或提供服務義務,或另行加收其他費用。
  4. 不得記載限制使用地點、範圍、截角無效等不合理之使用限制。
  5. 不得記載發行人得片面解約條款。
  6. 不得記載預先排除發行人故意及重大過失責任。
  7. 不得記載違反其他法律強制禁止規定或為顯失公平或欺罔之事項。
  8. 不得記載廣告僅供參考。

拿著一張壹佰塊禮卷買了一瓶罐裝咖啡,從店員手上接過發票與找開的零錢,突然有個神祕的感覺:這是中央銀行之外,統一超商發行的新台幣,它跟新台幣的地位之間應該相當於地方貨幣之於國幣。然而,發行鈔票不是應該只有銀行能做嗎?

Info 更多禮卷使用須知 PDF 下載

6.15.2007

Déjà vu 似曾相識還是記憶未來(上)

如果從現象去推敲原因,我們獲致的結論可會遠多於而且偏離由實驗得到的驗證。這樣講好了,先看看這個老鼠實驗:

有兩群老鼠,甲跟乙,把牠們都丟在一個金屬地板的箱子裡。

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後確認牠們都記住了這個環境 A ,我們開始透過金屬地板來輕輕地電擊這些老鼠。

過了幾天後,把老鼠放到另一個相似於環境 A 的環境 B,這兩個環境差異不大,只有氣味、屋頂的形狀或地板的樣式有點不同。

結果看到一個現象,乙群老鼠因為帶著環境 A 的電擊恐懼,到了環境 B 嚇得動都不敢動。而甲群老鼠卻一點害怕的狀況也沒有。

但是,假如把這兩群老鼠都放到一個完全不同於環境 A 的環境 C,乙群老鼠的電擊恐懼也會消失。

不管是腦筋能否急轉彎,我還是儘可能去推敲甲群、乙群這兩群老鼠差別在哪裡。你認為呢?

...to be continued

RFID Surgical Sponge

無線射頻識別 RFID 發展開始蓬勃發展應用在追蹤、防偽、倉儲管理、付費各生活層面這幾年,它的足跡已經遍及消費、工業、國防,甚至醫療市場。琳瑯滿目的應用商品,到目前為止最令我覺得玲瓏巧製又具人道關懷的莫不於這兩天通過 FDA 核准許可的 ClearCount SmartSponge System™。透過在每一塊手術紗布加上一個 RFID 標籤,手術過程不僅可以分類這些紗布,最重要的就是,如同公司的名字 ClearCount,可以算清楚有多少紗布還留在手術患者體內忘記取出來。如果下一階段的產品能夠延伸到手術刀剪,那就更臻於完備了。

6.14.2007

Cholera Vaccine 霍亂疫苗,稻米也來插一腳?

最近會讓兩家霍亂疫苗藥廠直冒冷汗的消息,相信讀者也都在各大媒體強力放送下得知:日本東京大學 Hiroshi Kiyono 教授把霍亂弧菌毒素轉殖到稻米裏,然後讓老鼠吃收成的稻米,發現老鼠有對霍亂免疫的效果。

目前市面上兩支口服霍亂疫苗:

1. Orochol Berna® (CVD-103HgR):瑞士 Berna 生技公司開發,減毒活疫苗。

2. Dukoral™ (WC/rBS) :瑞典 SBL vaccine 公司開發,死菌加上重組霍亂弧菌毒素。

去年這兩家公司都被德國一家 Crucell 生技公司買下,現在只剩下 Dukoral™ ,作為到落後國家的旅遊疫苗 (travel vaccine) 。

暫時不去談根據媒體的消息我根本找不到 Kiyono 博士那篇論文,其實,很多植物,香蕉、蕃茄、馬鈴薯、大豆都曾經被改造成疫苗。不過,市面上找得到植物製造的疫苗,目前不過僅限於美國農業部核准的 Dow AgroSciences 一家,做給雞用的新城雞瘟疫苗,況且它用的還是植物細胞,不是田間摘種的整株植物。

這距離初步做完實驗後開始想像利用稻米來降低落後國家霍亂疫情的劇情非常遙遠。但就我找不到這篇報告的感覺,其實大多數人還是習於在媒體以訛傳訛的消息中想像劇情。

Pepsi fans 百事可樂迷設計包裝票選

Design Our Pepsi Can

Yes, Design Yours, not mine. 百事可樂迷自己設計的包裝票選只剩不到 5 天 (6 月 18 截止) ,如果你是 fans ,可以去決定這 10000 美金要給哪一位脫穎而出的五種包裝設計者,幸運的話,還可以在美國買到你票選的包裝的 Pepsi 。

6.13.2007

ActiPatch™ 不是藥布的酸痛貼布

看起來不起眼的一小塊東西,是 BioElectronics 原本做給眼袋整形手術後消腫用的。看名稱應該猜得出來這是做電子產品的公司,而這貼布也正是電子產品,貼布裏繞有一些線圈跟電池會產生電磁脈衝,利用來止痛消腫促進傷口癒合。後來,又多了一些用在足底筋膜炎與腳踝疼痛的臨床試驗後,逐漸有了被拿來當作酸痛貼布之姿。假如伸展法無效,對藥布又有顧忌的話,這另一種嘗試。

Dolly 10 Years 桃莉羊再十年後的羊市場

下個月五號又到了桃莉羊 (Dolly the Sheep) 的生日,假如她還活著 (Jul. 5, 1996-Feb. 14, 2003),應該就是 11 歲了。這一整年關於桃莉羊十週年的文章,或紀念,或省思,此起彼落。在生物技術,或狹義一點的講-複製技術 (Clone) 的領域裏,Dolly 的地位應該不亞於耶穌基督之於人類,有人還把 Dolly 誕生的那一年戲稱為生物複製的公元元年 (A.D., After Dolly)。這一年註記著人類複製哺乳動物的濫觴,往後的十年到現在,羊、兔、鼠、豬、狗、貓...至少有 16 種不同的複製哺乳動物從人類的手上逐一被捏造出來,甚至連「人」也呼之欲出。

雖然這十年來看起來成果豐碩,但複製這事也沒有想像中容易:接受細胞核的卵不容易成功分化成胚胎,胚胎不容易在子宮內著床,著床的胚胎不一定能夠正常發育到出生,出生後的複製動物充滿了無數的基因缺陷...看來看去,最容易的步驟是用顯微注射 (microinjection) 把成體細胞的細胞核塞到去核的卵子裡,這也是人類的複製技術裡目前最得意、最可以控制的步驟。Dolly 就是這 277 顆卵當中的唯一倖存者,不是嗎?

十年來,複製的效率並沒有多大的提升,倒是複製一個活人 (Reproductive Cloning) 或者只複製一個胚胎來取胚胎幹細胞做醫療用途 (Therapeutic Cloning) 的爭議不斷,搶者佔新聞版面的插「複製人」頭香的學者加上做假報告也層出不窮。但我們還是未曾目睹到那一個要擔心誰來養的小孩出世,對那些搶頭香學者的數據也普遍存疑。

Dolly 11 年,也是我從化工領域跨入生物技術第 11 年,說實在的,要跟著慶祝這個正在縮小生物多樣性基因池的複製生物技術,我還寧可回到什麼都沒有的公元前 (B.C., Before Cloning)。而且擔心再發展另外一個十年下去,或許我們只能在 Aaron Koblin 設計的羊市場 (The Sheep Market) 去看到那不同長相、不同姿態與不同來源,以每隻 2 分美金在 Amazon Mechanical Turk 請人幫忙畫出來的廉價羊。

6.12.2007

methyl salicylate 酸痛藥膏致死

因為自己一直都在這個遊戲場上,所以每當一個長跑好手突然間辭世,我總會感到異常惋惜。而整整調查了兩個月,這位健跑的女高中生 Arielle Newman 的死因才水落石出,同時也成了有史以來第一件抹酸痛藥膏致死的案例,更令人不勝唏噓。

當然,酸痛藥膏要塗到死不是不無可能,只要你耐得薄荷帶來的另一種疼痛感。以 Newman 可能使用的奔肌 (BENGAY) 藥膏而言,一瓶 2 盎司算 60 公克,裏面 30% 的有效成分 Methyl Salicylate 大約佔 18 公克。而據估計 Methyl Salicylate 對人類的半致死劑量 (LD50) 大約是每公斤體重 0.3 公克,也就是說體重 50 公斤的人,只要吃下 15 公克,有一半的機率會死。在各種酸痛藥膏普遍加強滲透與吸收效果之下,用抹的可能也不會比吃的差到哪。Newman 可能一次抹掉一瓶奔肌? 不得而知。不過,可能為了好的表現,她確實不只塗抹一種藥膏,甚至也貼了藥布來舒緩酸痛好應付緊密的練習。

這是一個值得運動員警惕的例子,不管是用藥或是對成績的態度:用藥上,除了確實遵守仿單上的指示之外,搞清楚藥裡面含有什麼東西也相當重要,像什麼狗皮膏、辣椒膏拉拉雜雜的只要是衛生署核准的,都可以在衛生署的西藥 、醫療器材 、 化粧品許可證查詢輕鬆找到資料;成績? 是啊,運動員整年度賺來的全身酸痛不就是為了要拿來換那一塊設計得漂漂亮亮的破銅爛鐵。就我個人跑步這幾年來的感覺,酸痛就是刻畫在肌理上努力的記錄,慢慢的,我已經不習慣把它抹掉了。

6.11.2007

lisa bufano 沒有腳的舞者

不管從現在這個因為感染被截肢的舞者 Lisa Bufano 或是先前介紹過的短跑選手 Oscar Pistorius (on YouTube),我都有同一個感覺:義肢做得越像原本的樣子,越想企圖回復一隻血肉的腳所具有的功能,越一無是處。

Food miles: 有機蔬果之惡

全球最「悶」的地方應該是台灣,平均每年每人 12 噸的二氧化碳罩在頭頂上,不管在環境面實質上真有或心理面輿論的壓力,都是「悶」。悶到要做什麼事之前可能都要拿「溫室氣體計算器」來衡量一下該不該再殘害地球。

幾天前,我就從電視新聞裏聽到吃一個便當會排放 0.48 公斤的二氧化碳這種恐怖的數據,假設這是「屁」的話,根據理想氣體方程式,你知道體積會有多大嗎? 當然,這不是屁。

大部分伴隨食物產生的二氧化碳,除了烹煮時由燃料產生之外,另一個來源是食物旅行到我們手上的路程中 (Food Miles) 交通工具所製造:

Food miles are defined as the distance that food travels from the field to the grocery store.

這個路程越長,算在食物頭上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越高。也就是說,同樣是一顆蘋果,台灣梨山來的,跟日本富士蘋果或美國華盛頓蘋果比起來,CO2 排放量顯然低很多。這也是有機蔬果之惡一說的來由,比起傳統耕種的蔬果,有機蔬果的產地比較不普遍,而且更遠離都市位於不受污染的地區,需要比較多的動力來運送到消費者手上。

以加拿大 Edmonton 為例,傳統耕作蔬果每年會排放 5500-7500 噸的 CO2,有機生產的蔬果則排放 6300-7100 噸,毫不遜色。

有機耕種法對環境友善的態度,為了滿足後端消費者的需求,又被長距離運輸所排放的溫室氣體折抵掉了。悶!真的悶。

6.10.2007

Evolution 人類從哪來的?

看到美國人相信上帝創造人類甚於認為人類由演化而來的蓋洛普調查結果,說真的,我很訝異。我一直認為這個科學昌盛的國家裏,坦然面對自己的祖先是猴子是必然的。驚訝之餘,我開始好奇科學教育跟宗教信仰迥異於美國的華人社會對這事情的看法,也來作個調查吧:

6.09.2007

Face bank: 撲滿的進化

如果要在我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找出唯一一件爸爸教會他,別人都毫無貢獻的技巧,我會很滿意地搬出一歲時某天早晨他突然學會把硬幣投進撲滿的故事:我們父子倆坐在天色尚未全亮凌晨的門窗前,我抱著他,拉著他的手慢慢把一個一個硬幣投進小豬撲滿裏。從那時候開始到現在,他的玩耍生涯裏脫離不了把硬幣投進狹縫裏的事蹟,包括自己投錢坐電動搖搖馬。

才滿一歲的小孩手指穩定到可以自己拿硬幣成功地投到撲滿裏,這是令我相當得意的一件事。但是一直到一歲四、五個月大這段期間,投幣成功只限於撲滿的開口固定在同一個方向,只要方向偏差,擔心他一再投不進會有挫折感,我得隨侍在旁轉動撲滿好讓他稱心如意。

到現在孩子已經發展到可以微調手指去適應撲滿開口的方向,突然看到 Andrey Zubrilov 設計的這隻十字開口的 Copilcus piggybank ,無關於作者的設計用意,我打從心底會心地笑了出來。如果早在一兩個月前讓我看到,我也會把家裏的撲滿挖成這樣,甚至像視力檢查時所用的放射狀線條。

不過,如果早在五六個月前讓我看到這個吃錢的 Face Bank ,加上如果我有這個能力去設計出這樣像感應式垃圾桶的怪物,我的小孩可能到現在還不會自己投錢坐搖搖馬。這可能是撲滿進化後人類的悲劇。

6.08.2007

Hungry Planet: 食物是微笑的元素

時代雜誌 TIME 的網站上獨家披露了十幾張 'Hungry Planet: What the World Eats' 這本拍攝收集世界各地的家庭吃些什麼食物的照片。除了多事,我想不出什麼理由解釋為什麼不直接放個連結,而要把這十幾張照片同時放在這篇文章裏,依據每個家庭每週花在食物的費用 (美金) 由多到寡比較:













好事之下,我發現不管富饒或貧瘠,食物都是微笑的基本元素。

London Olympic logo: 癲癇的神秘禁區

關於奧運的 logo 設計這件事,就我個人的印象,從來沒有一次會徽出爐的時候會博得一面倒的喝彩,2008 北京奧運是如此,三四天前公佈的 2012 倫敦奧運 logo 被批評得更體無完膚:六月四號當天公佈後不到幾個小時,三四千個連署名單馬上就簽好要求奧委會把它撤下來,毫不顧及設計公司 Wolff Olins 的尊嚴以及四十萬英鎊的設計費用。甚至,還有十幾個人看了光彩奪目的 logo 動畫之後癲癇發作...

這兩天,造成許多人癲癇發作的 logo 動畫確實已經撤下來,不過,這個被評成猥褻的 logo 還高掛等著被習慣而後接受。我自己並沒有目睹那個炫目到足以誘發癲癇的動畫,倒是這個 logo 的線條還真讓我想起去年一個因為畫畫引起癲癇的設計系學生案例。

這個罕見的案例刊載在去年的 Neurology 期刊上:這個 19 歲的學生在畫設計圖的時候突然在兩手斷斷續續痙攣之後失去意識被送到醫院。醫師幫他做了一些檢查都沒發現問題,於是安排不同情境,包括讓他算數學、寫字、閱讀、講話、繪畫,讓他做腦電波 (EEG) 測試。最後,赫然發現,不同於一般反射性癲癇 (reflex epilepsy) 的發作是由閃爍的光影引起,他則是由繪畫引起的,不管是臨摹、憑記憶畫,甚至只要想像自己正在畫畫,就會造成腦電波異常。

但是,畫簡單鋸齒狀的線條並不會引發抽蓄,只有像上圖這種三角形與方形相間比較複雜一點的線條會誘發異常的腦電波而使他抽蓄 (線條.pdf畫圖測試記錄.avi) 。

這次倫敦奧運的 logo 看起來不就像是由這種三角形與方形相間的線條摺疊起來的? 當然,這種巧合在反射性癲癇發病原因未被釐清前都沒有意義,只能說線條本身或是 logo 都正好跨進了大腦或社會正常運作與歇斯底里交界的神祕禁區。

6.07.2007

Artificial Eye: 以假亂真的義眼

一個替靈魂製作無法開啟窗櫺的藝術家 Kim Erickson (video)。如果這扇窗可以開啟,我想這世界再也不會有鬼斧神工的讚譽了。

Feral Children: 動物養大的小孩

最近看到了幾張德國天主教慈善組織的公益廣告,有關於戰爭帶來的驚悚與遺留下來的「孤獨」,不知道是廣告設計的好,或者是有了小孩之後變得多愁善感了,總之,不下三秒便覺得鼻酸酸的。主題相同,但是表現手法不同於去年得過獎的 Piglets 廣告,孤兒在這些戰爭的國家裏何去何從更加揪住我的想像與關懷。

只不過,讓豬養大的小孩,不管從 Piglets ,或嘗試跟著想像延伸到戰地的生活,都是那麼不可思議。更嚴格來說,應該沒有這種例子:無論我們所熟知兩個被狼群養大的印度女孩,或是 FeralChildren.com 收集由狗羊熊狐牛獅豹猴人猿猩猩所扶養的小孩的或真或假故事,豬在養育孤兒這件工作上是確定尚未出席的。無數的戰地孤兒還能依賴誰呢?

6.06.2007

Thimerosal 含汞幼兒疫苗列表

從 20 世紀末爭論到 21 世紀,疫苗裏的防腐劑含量也隨著生產技術提升而逐漸降低,但是疫苗裏含有機汞 Thimerosal 當作防腐劑因而造成幼兒神經發育異常導致自閉症的爭議終於還是到了對簿公堂的地步:下週起,4800 位自閉兒童的父母將美國聯邦法庭的聽證上提出強而有力的科學證據向國家提出賠償。可以想見,屆時又將有一番激戰。

隨即,我也整理了台灣幼兒自費或公費接種的疫苗資訊,看看我們自己的小孩受到汞污染有沒有別人嚴重:

接種年齡 疫苗種類 名稱(thimerosal 含量)/製造
廠商
≥1 天 卡介苗 凍結乾燥卡介苗(-)/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2-5 天 B 型肝炎疫苗#1 Recombivax HB(-)/Merck
Engerix B (0.5μg Hg/0.5ml dose)/GSK
1 月 B 型肝炎疫苗#2
2 月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1 三合一:
Infanrix(-)/GSK
Tripacel(-)/Aventis-Pasteur
Polio Sabin(-)/GSK
五合一(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
Infanrix-IPV+Hib(-)/GSK
六合一(白喉百日咳破傷風、小兒麻痺、b型嗜血桿菌、B 肝疫苗):
Infanrix Hexa(-)/GSK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1
4 月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2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2
6 月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3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3
B 型肝炎疫苗 #3
6-24 月 流感疫苗 2006-2007 三歲以下幼兒接種:
伏流感 Fluarix(0.5μg Hg/0.25ml dose)/GSK
巴斯德瑪里斯Vaxigrip(0.5μg Hg/0.25ml dose)/Sanofi-Pasteur
"國光/北里"流行性感冒疫苗KKB/KI-flu (12.5μg Hg/0.25ml dose)/國光生技
其他:
伏必靈 Fluvirin(1μg Hg/0.5ml dose)/Chiron-Evans
FluMist(-)/MedImmune
Fluzone(-)/Aventis-Pasteur
12 月 水痘疫苗 Varivax(-)/Merck
Varilrix(-)/GSK
15 月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1 MMMR II(-)/Merck
PRIORIX(-)/GSK
日本腦炎疫苗#1,#2 "國光"日本腦炎疫苗(25μg Hg/0.5ml dose)/國光生技
18 月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混合疫苗#4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4
24 月 A 型肝炎疫苗#1 Havrix(-)/GSK
Vaqta(-)/Merck
肺炎鏈球菌疫苗 Prevnar(-)/Wyeth
Pneumovax 23(-)/Merck
27 月 日本腦炎疫苗#3
30 月 A 型肝炎疫苗#2
6 歲 破傷風、減量白喉混合疫苗 吸著破傷風、白喉混和類毒素 Td(25μg Hg/0.5ml dose)/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
小兒麻痺口服疫苗#5
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2
日本腦炎疫苗#4

從這個表看來,進口的疫苗在減少 thimerosal 的趨勢下,除了 GSK 葛蘭素史克的「安在時」ENGERIX B 型肝炎疫苗以及大部分流感疫苗殘留微量製程中使用的 thimerosal (美國 FDA 歸類為 preservative-free) 之外,其他都已經是 thimerosal-free 的疫苗。比較麻煩的是國光國產的疫苗,像是今年三歲以下幼兒施打的流感疫苗與在台灣市佔率 100% 的日本腦炎疫苗,都還維持著 0.01% thimerosal 作防腐劑。

在沒有人提出告訴的情況下,衛生署固然可以一派輕鬆解釋著

由於汞的殺菌效果極強,自 1930 年代以來,許多疫苗均添加硫柳汞 (thimerosal) 作為保藏劑,國內外均然,目前國內之疫苗含有硫柳汞 (thimerosal) 者有:B型肝炎疫苗,白喉、百日咳、破傷風混合疫苗、類毒素、日本腦炎疫苗及部份流感疫苗等,每劑量 (0.5ml) 含硫柳汞 50μg 以下,約相當於含 25μg/mL 的汞,均在安全之劑量範圍 (每劑量含硫柳汞 60μg 以下)。而所有疫苗均依公定基準進行檢驗,亦在合格安全範圍內。根據美國小兒科醫學會 (AAP) 及公共衛生服務部預防接種諮詢委員會 (ACIP) 提出之報告,目前並無因為疫苗中含汞造成傷害的案例,建議所有小孩仍舊依照原訂計畫施種疫苗。因為不打疫苗的危險性遠高於未知或即使有也非常小的汞傷害所造成之危險性。我國自開始對嬰幼兒施打含汞疫苗之常規預防注射以來,此類疫苗目前已接種了逾 8,000 萬劑,至今並未發生有關疫苗中汞傷害之事件,為保護我國嬰幼兒之健康,也呼籲家長應照規定帶嬰幼兒按時接種各項疫苗。目前各疫苗製造廠也陸續在申請減 (或移) 除硫柳汞 (thimerosal) 含量之疫苗變更查驗登記,而藥檢局亦密切注意各先進國家對疫苗中汞相關規定。

只不過,如果衛生署一天到晚在電視媒體向孕婦提出警告「別吃太多深海魚,小心汞影響胎兒發育」,眼尖一點的讀者就會發現:以美國環保署的汞攝入參考劑量 (RfD) 每人每公斤體重每天 0.1μg ,搭配食物汞含量標準 500μg/kg (0.5ppm) 來算,一個 50 公斤的孕婦一天只要吃下 10 公克重的深海魚就會超過參考劑量。

那麼,你算算看,以 15 個月 10 公斤體重的小孩來說,打一劑"國光"日本腦炎疫苗,所暴露的汞劑量,等於 50 公克重的深海魚,25 倍的參考劑量。

當然,推理的數據不見得有實質上的意義,這當中關於 methylmercury (RfD 的計算基準) 與 ethylmercury (thimerosal 的代謝物) 的毒性差異也還有許多需要釐清的地方。但,我就是沒辦法像衛生署的解釋這麼輕鬆一筆帶過。

6.05.2007

Australian Design Awards: 天馬本來行空

澳洲設計獎上個月揭曉,就一個外行人而言,我並不那麼在意誰獲得了年度首獎,而且在商業設計的作品之外,我更能夠從閱讀學生組的作品 (dyson student award) 當中獲得樂趣:有一點點天馬行空又非完全不著邊際的味道。其中,像這個稱為 puggle 的兒童玩具 (上圖),或是 assureflow 遙控小便裝置更是出乎意料的討喜。

6.04.2007

CPR Teddy: 泰迪熊輔助嬰兒 CPR

自從 2005 年底美國心臟協會把嬰兒跟大人心肺復甦術 (CPR) 當中心臟按壓與吹氣比例統一成 30:2 ,也就是緩吹兩口氣再連續心外按壓 30 下之後,一歲以下嬰兒的 CPR 除了注意按壓的姿勢只能用兩根手指頭之外,其餘的都與成人的急救方式大同小異。但嬰兒的身材比例比起成人還是相差懸殊,硬是拿 CPR 安妮來練習,臨危的時候恐怕造成即便救回一命的孩子多處挫傷骨折,因此,一隻家庭練習自用也可以拿來甄試褓姆的 CPR Teddy 便應運而生。(Demo on Youtube)

Re-mission: 寓「救」於樂的抗癌遊戲

如果再次武裝自己真的是讓原本充滿鬥志,卻一時被毫無所知遭渲染成無可救藥的癌症所擊倒的年輕人好好接受治療活下去的方法之一,Re-mission 這個遊戲無疑是給這些曾經血氣方剛的年輕朋友多面向裝備抗癌武器的遊戲。

Re-mission 是由美國一個專為改善慢性疾病年輕人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非營利研究組織 HopeLab 開發的遊戲,玩家扮演一個奈米機器人 Roxxi 接受 20 個不同年輕癌症患者所託在身體裡清理四處遊蕩的癌細胞、對抗細菌感染,甚至同時還要負責減輕抗癌藥造成事主的副作用等任務。這個遊戲經過去年初臨床研究 (pdf) 結果確認, 80% 適合的玩家玩了三個月遊戲後,在以下四個方面的效果都比其他年輕癌患增加許多:

  1. 透過虛擬實境的遊戲增加了對於身體與癌症的了解
  2. 比較會遵守癌症療程
  3. 改善生活品質
  4. 提高自信心

總之,直覺地來看,不管是年輕癌患本身或是遊戲角色 Roxxi 全都透過心理學上的移情作用 (sympathy) 攪和在一起分不清楚了,再次武裝其實輕而易舉。不過,從這當中也再次讓我們胡思亂想觸及到這種透過遊戲的武裝作用施加在流連網咖的年輕人會是多大一股力量,不管是積極或是破壞,應該也不亞於抗癌。

6.03.2007

Star Furniture: 事達兒童家具組裝記錄

有兩件事終於「塵埃落定」,一件為四月中旬看上了事達家具 (Star Furniture Group) 一套兒童房家具,整組灰、白色鋼琴鏡面考漆質感不賴的 Dove Junior Set 包括單人床、床頭櫃、三門衣櫥、書桌書架以及電腦桌,從挑選、丈量、修改、訂做到這兩天組裝與整理,前後讓我們期待了兩個多月。利用週末把過去一年多來幾乎當成倉庫的預備兒童房裏所有物品都清理出來,好迎接這一套孩子的生活伴侶。從清理、家具送達、搬運、組裝、到佈置,不管是組裝人員或者太太,甚至可親,感覺都相當慎重其事...

↑ 四五坪大的兒童房。

↑ 漂洋過海,搭專車來的家具。

↑ 大大小小的箱子十數只。

↑ Dove Junior Set ,網站上的目錄看不到這組,據言銷售不錯。

↑ 組裝中。

↑ 組裝完畢,所有紙箱與防撞的保麗龍全部被組裝人員清理後帶走,只留下家具。

↑ 能夠從死硬的折扣中硬是抝到贈送一把筆型掛衣架要歸功於太太的殺價功力。

↑ 不管從什麼角度看,這都是一組耐看的家具,最不受限於花花綠綠只能滿足短暫的兒童幼稚時期,到國、高中來用都還相當合宜。

另外一件「塵埃落定」的事,也正是這兩天整理家裏所揚起的灰塵終於都落定清走了,因之在太太忙碌的身影背後躲藏,為了鼻子對灰塵過敏整整打了兩天噴嚏的我終於可以出來寫寫部落格了。

6.01.2007

playing robot 誰來陪小孩玩耍

嚴格說起來,如果不是哆啦 A 夢,大雄真的會是一個人際關係相當失敗的角色。因此,想其當然耳,22 世紀的世界 (哆啦 A 夢誕生於 2112 年) 對於利用機器人來幫助兒童,無論是保護、玩耍、人際方面,早已相當得心應手。然而,回到現在 21 世紀我們的年代,依舊只能稱羨大雄來填滿自己的期待。

我在想,如果 22 世紀真的是機器人陪小孩玩耍的開花時代,現在就應該看到冒出頭來的幼苗了,不是嗎。或許,歐盟資助的 IROMEC (Interactive Robotic Social mediators as Companions,互動式機器社交夥伴) 計畫就是這麼一株值得期待幼苗:

The IROMEC project is investigating how robotic toys can be used to help these children learn how to play and so develop strong social skills. The robots will act as intermediaries, encouraging the disabled children to try out a range of play skills, including solitary play and social play. They will also be able to urge other children or adults to join in the games.

然而,我所謂值得期待並非指著到時我們都可以像大雄的爸媽一樣把小孩完全丟給機器人,必要時嚷嚷他這事,而是我們大人也重新獲得一個學會玩耍,不是玩樂,免於在小孩面前洩氣的機會。

至於現在,我還不會真正玩耍之前,可以想見我的小孩有多孤單。

Mango 六月夏日除了芒果還是芒果

因為自己的父親曾經很長一段時間從事大盤水果批發的工作,我的童年也有很長一段日子鎮日窩在青果市場與當日現採新鮮水果以及賣不完腐爛的水果為伍。不過,就算是有這段生活經驗,我還是只能在柳丁與芒果之間做出區別,依然沒有能力區分不同的芒果品種-什麼愛文啦、海頓、凱特、聖心、金煌、台農一號、玉文六號...,對我而言都沒什麼差異。更遑論有聽說過水果「品質自我保證」這回事。

上個月底,趁著跟太太的班到玉井工商參加國中學生基本學力測驗的空檔溜到附近以芒果產銷聞名全省的青果市場拍了一些青一色芒果的照片:

青芒果 一簍南瓜 芒果 & 芒果 數簍南瓜

芒果s 模糊的芒果 純黃色芒果 大芒果

波羅密 椰子 芒果色彩學 農地搬運車

鳳梨 芒果... 膠帶 & 報紙 & 芒果 木瓜

整理看著這些照片,雖然除了芒果還是芒果,但再來揣摩對照都市人的生活習慣,慢慢覺得對區別不出來這些芒果的失能感到釋懷。至少,比起只見過夏日倘仰在刨冰上面脫光光的芒果,我還見過不少漂亮的芒果衣裳呢。

也順便做個記錄,也許過了十年二十年後會發現,這些目前令人眼花撩亂的芒果品種,只不過是一個很小很小的濫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