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2007
3.28.2007
生化機械「人」
為了活著或更具備功能性地活著,我們可以容許身體上的某些部位器官被置換成機械裝置。這種可任意置換的選擇已經逐漸侵蝕兵臨到必須考慮哪裏是最低限度要保有的部位才不會喪失人類資格的城牆外。心臟嗎? 腦嗎? 全都是生化機械零組件了 (Bionic) 。
Metalosis Maligna 的恐懼又再次竄起。
3.27.2007
美與醜之蟑螂捨身篇章
增加受孕機會 DIY
日前美國 FDA 通過了 Conceivex Inc. 的受孕套件組 Conception Kit ,成了有史以來第一件可以讓夫妻在家中閨房使用以增加受孕率的生殖醫療器材。
這個套件組裡面含有一個估算排卵期的轉盤工具、收集精液的保險套,以及關鍵的子宮頸帽。使用方法,在危險期間,把精液從保險套收集到子宮頸帽裏,然後捏著子宮頸帽不要讓精液外漏整個塞到子宮頸的位置。接著就看精子們的表現了..., Conceivex 宣稱臨床試驗中,使用這個套件有四分之一不孕症的夫妻成功受孕。
從運動的角度來看,精子要找到卵的過程就好像玩鐵人三項競賽-從陰道游泳到子宮頸,在子宮頸轉換腳踏車騎山坡到輸卵管,最後在輸卵管跑步衝刺。理所當然,透過 Conception Kit ,三項比賽變成兩項,少了在陰道這段陰險海域的淘汰,過關的精子數目增加,受孕率自然提高。
反過來看, Conception Kit 也打破了保險套是安全避孕方式的刻板想法,有些時候越安全的方法越危險。男人外頭踰矩的行徑在沒有確定精子隨著沖水馬桶落入大海之前, Conception Kit 都可以在有心人的利用下很有效率地為你包攬來以後可能需要驗 DNA 親子鑑定的司法事件。
閱讀全文[+]文章收合[-]3.26.2007
Sad news on the road to Taiwan marathon
就一個長期練跑的人,看到這次家樂福國道馬拉松的比賽當中一個半程馬拉松新選手猝死的消息,除了難過之外,又再一次由衷昇起一股謝意,慶幸自己在這些時間裡閃過這麼大的風險。
閱讀全文[+]文章收合[-]Man dies during National Freeway Half-Marathon
By Shelley Shan STAFF REPORTER Monday, Mar 26, 2007, Page 20
A 32-year-old runner died during the Carrefour National Freeway Marathon events yesterday after running 10km.
The runner, later identified as Huang Ching-ming (黃金明) of Nantou County, had registered for the half-marathon.
Abel Chimukoko of Zimbabwe won the men's marathon while Kenyan Irene Mogaka won the women's full-distance event.
真的不懂這個記者為什麼在這裡插入這一段...Medical personnel at the scene tried in vain to resuscitate Huang with CPR and attempted to restart his heart with a defibrillator.
He was then sent to the emergency room at Mackay Memorial Hospital and was pronounced dead an hour after arrival.
...
-from Taipei Times
3.23.2007
養兒育女的市場
昨天在廁所無意中聽到兩個年輕男人的對話,現在回想起來當中可以延伸的棘手問題,仍然意猶未盡:
甲君說:你不覺得到活到老而沒有一個小孩陪伴在身邊會顯的孤獨嗎?
乙君回應:與其要生小孩來照顧自己,不如去買個醫療險。想想看,現在哪一個小孩,像我們,會花時間陪伴父母,更何況如果老人家得了什麼疑難雜症,能不推逃的就算不錯了...
這種對話並不難聽見。只是,是否擁有小孩聽到的感覺差異可能不小,在心理激起迴響蕩漾的時間長短或許也不同。
就投資上來說,甲君把養育小孩的報酬期望設定在自己老了會得到回饋的照顧,在過去倫理道德規範感比較強烈的社會,應該算是很保守;只不過在當前,看到許多同樣投資失敗的例子,乙君寧可選擇風險更低的醫療保險。
養小孩真的頗像投資期貨,看好未來的利潤,確實風險也不小,因此,投資策略與心態隨著市況作調整也沒什麼不對。
更何況,棘手的問題也不會是出現在這種可以同時擁有投資組合部位的選擇上:大可以養幾個小孩,同時也買一份臨老前的醫療保障,甚至可以幫小孩也買一份。
真正棘手的在於甲君言語裏所透露出他無法跨入養兒育女這個高門檻交易市場的麻煩。乙君似乎心知肚明而甘於只保有一個保守的部位。
男女交往、婚姻、懷孕生子,歷經漫長的時間到真正擁有一個「孩子」的部位,現在看來每一個動作都不是焦忙的現代人能夠輕鬆執行的。即便是幸運跨入了這個市場,擁有了長線看多的部位,骨子裡卻莫名其妙做著糟蹋、賤賣資產的反向操作,虐童、棄養父母給自己孩子學樣、夫妻反目成仇帶孩子投奔撒旦...,加大虧損的風險。
是否擁有小孩聽進這些對話的差異便是在於,「紙上談兵的行情規劃」與「作對的事,勇敢面對風險」的不同。
閱讀全文[+]文章收合[-]綠燈行、紅燈不要停
3.22.2007
音樂、身體與想像
Clemens Kogler 是一個數位動畫藝術家,替英國音樂家 Clark 的音樂 "Her Barr" 設計了一件動畫作品,山水、叢林鳥獸全是由人體部份構造,例如手指、嘴唇,拼湊而成。
在 Clemens Kogler 的網站可以看到更清晰的動畫,同時也可以欣賞他另外的作品。像這件 Le Grand Content 就很有意思:
Le Grand Content examines the omnipresent Powerpoint-culture in search for its philosophical potential.閱讀全文[+]文章收合[-]
意思是說,這部片要找尋到處充斥的投影片文化的形而上意涵。
3.21.2007
男人的東西,男人的遊戲
隨著年紀增加,男人渴望一個孩子的感覺越來越強烈,只不過這一生當中能否順利擁有子嗣,多少是天命註定。在過去,男人三妻四妾試圖違抗天命,憑恃著就是「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的觀念,盡可能開闢出小生命之所從出的路。現在,發達的生殖高科技幾乎扮演神的角色,引導生命走著單一的出口,同時阻斷男人三妻四妾的慾望延伸,卻面臨另一個問題:男人的子彈越來越少。
最近英國的一家慈善機構 NGDT 為此推出一個宣導網站 Give A Toss ,以公開疾呼英國精子捐贈的人數一直下滑,而他們又沒有足夠經費來宣導的事實。這個宣導活動又選在英國母親節推出,突顯許多婦女都還沒有小孩的現況,亟需捐精者伸出援手。
首次看到這種鼓勵捐贈的網站,第一印象十分迥異於接觸過的捐血、捐錢、捐髓網站會有被引動的同情與憐憫感覺。捐精子需要被激發的好像不是這些,而是慾望。乍看像極了色情網站,斗大 "WE WANT YOUR SPERM" 的字眼,加上女人軀體的誘惑,比之激起惻隱之心,會得到更大的效益嗎?
The Toss-O-Meter interactive game challenges users to test their wrist action on a virtual fairground hammer and bell game
遊戲用來測試在一種虛擬的敲鐘遊戲裏手腕的靈活度
網站提供的遊戲更是一絕,這麼美其名的活動在進行中,偶爾出現美女加油打氣的畫面,在突破關卡的那一剎那,相信很多男人都能夠心領神會而噗哧一笑。
不管如何,同為男人,在替英國男人們默禱之際,也趁機進一步認識我們一直以來認為自己擁有多到不行的小精靈:
- 精子長大成精大概需要 100 天;
- 一隻精子在男人身上存活的時間大約 6 個月;
- 孤獨一顆睪丸就可以製造精子,大約每秒 1500 隻;
- 男人一次射精的精液大約一茶匙 (2-6ml) ,含有 2-5 億隻精子;
- 沒有機會被射出來的精子會自我分解,再吸收,或從尿液排出;
- 男人不可能彈盡援絕把所有精子都排空;
- 精子出關遇到卵之前得先游泳 6 英吋,相當於一個男人游泳 10 英里;
- 精子讓卵授精的時間,2.5 秒;
- 精液的味道受食物影響:吃魚、肉類,精液會有奶油味。蔓越莓、藍莓、梅子讓精液嚐起來有令人愉悅的甜味。奇異果、西瓜、水蜜桃會讓精液味道變淡。喝啤酒、咖啡,則精液也跟著變苦。
想起以前子彈豐沛的時候,男人需要更多的女人幫忙。目前的窘境,男人要彼此互相扶持。
閱讀全文[+]文章收合[-]3.20.2007
垃圾不見得是垃圾
垃圾不一定全是廢棄物,姑且不論可否回收,有時候它只是我們身旁正好隨手可得用以宣洩情緒的物品。因此,它不一定非得丟在垃圾桶不可,上海信諾的筒子正好是巧妙設計得當滿足這樣條件真的收集得到垃圾的垃圾筒:
非要這樣,你才會向它扔垃圾?
http://www.sino.sh/ 賣垃圾桶的
丟在囚犯頭上來宣告善惡涇渭分明,丟在輸球的球場上以表明支持者真的洩氣,還有遊行隊伍中用來對執政者示威,或者不當一回事地拋擲以處理掉垃圾本身隨時存在身旁的根本困擾。這個垃圾筒無論從哪個角度都收得到這些垃圾? 若真如此,拾荒者伺機撿來那些情緒性一時氣憤脫手的垃圾高價販售生意,豈不荒涼。
3.19.2007
No mouth-to-mouth
過去為了將來能夠救人,我們大部分人每年都會花些許時間在複習心肺復甦術 (CPR) 這件事上面。背誦口訣,然後對著「安妮」或「安東尼」來一兩次生硬的練習。過程中,就算是有層層疊疊的保鮮膜保護著口對口接觸,依然會因顧忌而停頓;一閃神,又把吹氣對心外按壓的比例給忘了...
時間寶貴,再這樣玩弄下去,人都走遠了。
最近 Lancet 刊出一篇在日本做的關於 CPR 的大型研究,發現口對口呼吸在心肺復甦術當中是一個多餘的動作,反而干擾急切需要的心外按壓。對急救有幫助的比例,只施行心外按壓是傳統 CPR 的兩倍:
4068 adult patients who had 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 witnessed by bystanders were included; 439 (11%) received cardiac-only resuscitation from bystanders, 712 (18%) conventional CPR, and 2917 (72%) received no bystander CPR.
4068 個觀察的成人心臟停止意外案例,百分之七十二沒有旁人幫助做 CPR (見死不救?),百分之十一做單純心外按壓 (誰教的? 不敢做口對口?),百分之十八被施予傳統 CPR。Any resuscitation attempt was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proportion having favourable neurological outcomes than no resuscitation (5·0% vs 2·2%, p<0·0001).
發現一,百分之五的 CPR 是有效的,比沒有做好。Cardiac-only resuscitation resulted in a higher proportion of patients with favourable neurological outcomes than conventional CPR in patients with apnoea (6·2% vs 3·1%; p=0·0195), with shockable rhythm (19·4% vs 11·2%, p=0·041), and with resuscitation that started within 4 min of arrest (10·1% vs 5·1%, p=0·0221).
發現二,單純心外按壓對急救優於傳統 CPR。就沒有呼吸的患者,有效比例為 6.2% : 3.1%;對心律不整的患者為 19.4% : 11.2%;能夠在發生後四分鐘內開始的比例為 10.1% : 5.1%。However, there was no evidence for any benefit from the addition of mouth-to-mouth ventilation in any subgroup.
結論,沒有證據顯示說多了口對口呼吸有任何幫助。不做反而好。The Lancet 2007; 369:920-926
DOI:10.1016/S0140-6736(07)60451-6
看來,以後的 CPR 簡單多了,什麼都不需要多想,按對,按就對了。這樣看看百分之七十二見死不救的比例會不會再下降一點。不過,還是有一些案例需要用到傳統 CPR ,像是溺水,藥物過量或小孩子等,詳細資料可以參考 Arizona 大學 Be a Lifesaver 教育網頁。
閱讀全文[+]文章收合[-]3.16.2007
無煙之菸
大學時代到服役期間有過幾年抽菸的生活,在最近幾年的胸部 X 光檢查即發現肺部輕微纖維化的現象。付出這個代價,換來對抽菸的一些體驗:除了可能上癮被尼古丁牽著鼻子走之外,藉著吞雲吐霧的「深呼吸」得到短暫的放鬆,不也正是面對調適壓力所被推薦使用的方法之一。
抽菸的過程中,吐氣,與其它調息的工夫一樣,不疾不徐是放鬆的關鍵。然而,透過煙霧的視覺引導,任何一把菸槍儼然出廠時經過嚴格品管,都很自然能夠以最適的速度吐出一開始吸進去的一堆廢氣。沒有煙,癮君子會問,該如何吐氣是好?
NicStic® 是一種「不可燃」的煙,原本放置菸草的位置被一個加熱線圈取代,透過加熱空氣 (每次抽之前充電 20 秒即足夠將空氣提升到適當溫度) 通過放置在濾嘴之前的尼古丁與香料包,可以將之揮發。因此,抽這種煙只會吸到很單純的三種東西:尼古丁、香料,以及熱空氣。焦油,沒有;碳微粒,沒有;一氧化碳,也沒有;煙,當然沒有。
但是,就一個不曾有菸癮的吸煙經驗者而言,無煙之菸,毋寧捨。嚼嚼尼古清算了。
3.14.2007
Are Your Kidneys OK?
如果不是自己小孩腎臟有點小毛病,大概也不太會去注意 World Kidney Day 這種日子以及相關活動。五十幾個參與國家中,台灣也在這天策劃相關活動,包括散發傳單、教育遊戲,定點提供血糖、血壓以及泌尿異常篩檢,以呼應今年的 slogan: Are Your Kidneys OK?
談到腎臟,大部分的華人男性都默認但不敢大肆宣揚自己的不太 OK,原因是長期以來將男性雄風、性功能與腎功能關聯攪和在一起。即便是在台灣的宣傳廣告上,依稀還是看到這種影子:取材銀杏固然只因為它與腎臟的樣子接近,但作為中國古老的春藥,再搭配以上裸半身做出曖昧姿勢的男性軀體,是科學保健活動,或是壯陽藥廣告,實難拿捏。
回過頭來,大部分的華人男性的腎臟不太 OK ,不就是壯陽補腎這些成藥釀成的?
閱卷
3.12.2007
不可以
化妝品與鼠尾巴
日常生活中,就算摒除食物不談,我們還是踩著許多小動物的屍體前進而不自知,或者裝做不知道,甚至知道但覺得理所當然。凡是要提供廣泛大眾使用的醫藥品,甚至健康食品,為了人類的安全,都得先抓幾隻小動物來試毒。一旦進入了試毒實驗的程序裡,不管最後有沒有被毒死,根據一些規則,這些小動物最終的命運依舊是要被安樂處決。
即便是一瓶不起眼的化妝品,裏頭都多少裝著一些生命碎片。比利時動物權利組織 Bite Back 的廣告:
How many test animals have to pay for your cosmetics?
多少動物為了一瓶化妝品付出代價?
你儘管塗抹,老鼠幫你買單。不過,至少,甚或在未來我們有機會逃過致命病菌的肆虐,對著被抓來螳臂擋車犧牲掉的實驗動物,務必念茲在茲。 閱讀全文[+]文章收合[-]
3.09.2007
美容澡必備
可口可樂控告自己
3.08.2007
精確與準確
「精確」與「準確」,什麼是什麼。就科學方法層面,一個可以很容易重複同樣結果的方法,是「精確」的方法。做了十次百次,數據都一樣,再精確不過。但是,如果談到「準確」的方法,那就得有一個標準結果以供比較,才能評斷方法「準確」與否。「準確」的方法即是能夠測得真正結果的方法。不過,這裡會出現一個問題,標準結果哪來?
用在 DNA 親子鑑定方法的比較上,這就有趣了。
有一個化驗所,中文名稱叫做「精確」化驗所,顧名思義,這個化驗所使用來化驗 DNA 的方法應該是很可靠,再現性很高 (或許真是如此,只不過,我相信「精確」是 genetrack 的音譯甚於名稱表徵的意義) 。但是,這個化驗所在宣揚的卻是他們的「準確」性:
我們保証當結果為肯定 (孩子與父親的基因吻合) 時,準確度高於 99.999%。而結果為否定 (孩子與父親的基因不吻合) 時,準確度則為 100%。
回過頭來看,這時候就很清楚標準結果哪來? 當然是當事人的俯首認罪,如果沒有,準確度再高達 99.999% ,永遠有那麼 0.001% 無可補足的一點。 閱讀全文[+]文章收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