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7.2008

停不住的眼睛與「謎」樣的視錯覺

事實上,大多數的視錯覺對我們而言都是謎,因為我們還不夠清楚自己的身體,尤其眼睛跟腦袋瓜之間的秘密。不過,這個 (下圖右) 視錯覺它有個名字就叫做「謎 (Enigma) 」。

我再喜歡這個名字不過,有足夠的力量表示我對這個靜態圖形的疑惑、疑惑、疑惑。這麼強大的疑惑,如果你就跟我一筆帶過解釋說,在轉動的圈圈是腦袋的幻覺,我是不太會滿意的。


跟「謎」一樣的謎其實還有很多,上面右邊的圖也是,當我們把眼睛盯住中心的點,也很容易發現旁邊的灰色區域裏有亮紋在移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Susana Martinez-Conde 的研究不會讓我只是一廂情願地認為大腦在作怪。

至少,眼睛也有參予一起興風作浪。

這需要從一個眼睛的生理現象--叫做「微顫 (microsaccade) 」談起。簡單的講,當我們盯著一個東西看的時候,我們的眼球並不是如我們想像中的固定不動,它會不自主細微地顫動著 (我認為最能夠傳達這種顫動感覺的就是卡通人物中少女水汪汪的眼睛) 。

如果不顫動會如何? 視覺會變成曇花一現。不透過顫動去刺激視網膜上的神經細胞,神經很快就會適應一開始的刺激,隨著,後送到大腦視覺皮質的訊號越來薄弱,越來越薄弱,最後我們看到的東西越來越模糊。

不過,因為顫動是不能自主的,我們無法達到看什麼東西都曇花一現的境界。但你可以限制眼球方向來控制顫動的角度,當你使命盯著一個東西看的時候,週遭的景物都會模糊掉,一部份可能是這個原因。所以,從眼球顫動的角度也可以看出這個人看「到」什麼。

扯遠了,回過頭來。Susana Martinez-Conde 是第一個把眼球顫動跟這個謎的視錯覺連結起來的研究者。她找來幾個受試者實驗後發現,當眼球顫動的速率變快之後,隨即,受試者反應移動的亮紋速度變快。

這也難怪,我們對這類謎樣視錯覺圖形的反應差別那麼大。有人看轉得快,有人看就轉得慢,輕鬆看跟用力看時錯覺移動的速度也不一樣,但千萬別拿這來相信自己的個性或性格如何如何,這只是,停不住的眼精「帶頭」在作怪。

相關研究:Microsaccades drive illusory motion in the Enigma illusion. Doi:10.1073/pnas.0709389105 [link]

10.16.2008

我也不喜歡心肌梗塞而死

我也一直在夢想能夠在睡夢中歸去。但,偏偏死亡往往都是意外,這一口飯,下一口茶之間,時間、空間跟著火線,太多生老病死的例子說服我們這太難拿捏了。



我也想過,即便不能隨心所願,自己的意外能夠帶給別人經驗,未雨綢繆防範於未然,未嘗不是最後一樁取之社會用之社會的付出。



話雖如此蕭灑,令人難以取捨的卻是,努力一輩子修持建立了一個健壯的形象,最終卻由一個意外來代替叮嚀大家要多注意自己的身體警訊,我怎麼能堪得住這般無常呢。邱淑容的故事,記憶猶新。



所以,我怎麼能夠因為心肌梗塞而死呢。固然都是死亡,安安靜靜的走才符合這種修持的形象,這樣展現出來的教育力量才大,大家心甘情願過著簡樸、節制、運動的生活,一定能夠無疾寧靜而終的。


為了維持這份力量,寫歷史書的,卻不知道怎麼下筆了。

10.15.2008

終極影響跑步效率的竟然是足跟長短!?

嚴格說起來,跑步跑得好不好,有沒有效率,又是一件天生不公平的事。這裡說的效率是指,用一樣的速度在跑,有人跑起來消耗能量多 (氧氣需求量大),有人消耗能量少﹔不公平的事卻不是我們認知中的腳長腳短或胖或瘦。

跑步效率在跑者間的差異其實很大,最大可以到 30% 。當然,經由訓練可以增加跑步效率,降低氧氣的消耗量,不過,改善的程度卻多在 5-7% 。換句話說,可能存在著某種先天的因素,無法透過努力訓練而改變,影響著跑步效率。

那麼,是什麼因素影響跑步效率? 從生物機械的角度來看,腿長,下肢肌肉體積,身體質量指數 (BMI),下肢的轉動慣量,小腿圍,擺腿的能量支出...多少都有影響,不過,這些因素都無法完全解釋大到 30% 以上的耗氧差異。

但,沒想到單獨一個足跟長短--阿契里斯腱的力臂,竟然就可以解釋這麼大的個體差異。這個力臂指的是內外踝骨到阿契里斯腱的平均長度 (下圖兩條黑線的平均長度)。



生物運動學家先提出一個肌腱儲存能量的模型,算出,阿契里斯腱力臂越短,肌腱就能夠儲存較多跑步時的能量,減少肌肉收縮的能量消耗,因此,氧氣消耗的速率就會跟著降低。從 15 個選手的實際數據來看,定速跑步時氧氣消耗的速率 (下圖縱軸) 跟阿契里斯腱力臂 (下圖橫軸) 也的確有顯著的正相關。



再來算一算,如果阿契里斯腱力臂縮短 10% ,那麼肌腱就可以多儲存 21% 的能量。也就是說,假如以每小時 16 公里的速度在跑,每秒腳掌會著地 3 次來算,肌腱的機械儲能就能夠減少 10% 的氧氣消耗。而且,跑者之間阿契里斯腱力臂的差異常高於 10% ,所以跑步效率會有 30% 的差異,用這個因素足以解釋。

另外,如果把足跟跟腿長、下肢肌肉體積、身體質量指數 (BMI)、下肢的轉動慣量這些因素一起跟跑步效率來關聯,結果,多了足跟長短的因素,其他因素就會變得跟跑步效率不相關。足跟長短變成解釋跑步效率差異的終極因素。

身體真的到處都有機關。

相關研究:Running biomechanics: shorter heels, better economy. Doi:10.1242/jeb.018812 [link]

10.09.2008

正港日本太空紙飛機現身

今年初日本紙飛機學會準備用來摺太空紙飛機的材料通過高速、高溫測試之後,委託精密材料設計公司,已經做出幾隻將帶上國際太空站,可能會掉在你我邊的太空紙飛機。我們要先熟悉記住它們,免得撿到後以為是誰家的小鬼亂射紙飛機就隨手丟進垃圾桶了。



這部被送到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 (JAXA) 的紙飛機,全隻由蔗渣纖維加耐熱、防水塗層做成,重約 29 公克。紙飛機全長 38 公分,寬 22 公分,比 A4 紙張大一點。如果 NASA 同意,這紙飛機可能會在明年 2 月由日本的太空人帶上國際太空站,然後開艙把它們射回地球。

這不是開玩笑的,畢竟帶迴力鏢去太空玩也早都變成真的了。預計,太空紙飛機從國際太空站出發到地表面,大概需要兩天的時間。為了怕找不到飛機,日本人連信都寫好了,用十種不同的語言寫在飛機的背面:「媽,我阿榮啦。你寄來的鐵牛運功散我收到了...」 別亂丟,這是一艘來自國際太空站的紙飛機,請趕快連絡日本 JAXA 。



來自太空的平信,這種反璞歸真的通信方式,又更靠近我們近一步了。

新聞來源:asahi.com:スペースシャトル型紙飛行機/福山-マイタウン広島 [link]
照片來源:あの!スペースシャトル型折り紙ヒコーキがついに、ヒューストンへ出発!! [link]

10.06.2008

懸浮在半空中的肥皂泡泡

最近 SciVEE 上有人上傳了一堆用乾冰來做實驗的影片,其中有一個,我如果可以買到乾冰一定拿來會表演給我們家那個正愛吹泡泡的小朋友看的。



說穿了也沒什麼,乾冰是二氧化碳的固體,常溫下昇華成氣體後,比重比空氣重,裝了從嘴巴呼出空氣的泡泡,下降到充滿二氧化碳的魚缸裏,沉不下去就浮在那裡。

小朋友一定會覺得挺有趣的。

家裏沒有魚缸,也可以用媽媽的鍋子來做,不過效果沒那麼好就是。



10.05.2008

碎心咖啡碎形拉花

印象中調味咖啡的做法裏,像是卡布奇諾、拿鐵,或摩卡咖啡,咖啡與牛奶的層次關係,沒有不是牛奶在上咖啡在下的。也因為牛奶總是在上,所以花樣就特別多,咖啡拉花讓每一杯成分相同的咖啡都有了不同的個性。如果換成咖啡在上面呢,拉得出什麼嗎?!

咖啡在上才是名符其實的咖啡拉花,過去那些調味咖啡上的花樣,只不過是牛奶拉花的幌子。

咖啡密度比牛奶重,一滴咖啡低在一杯牛奶上,重力會把咖啡往下拉,等個 10 秒 、20 秒 、 90 秒,一滴黑鴉鴉的咖啡慢慢沉入牛奶中 (下圖下半部三個小圖),隨之表面就出現了一朵花--任何一個拉花高手都拉不出來的碎形。



※ 這個實驗所用的咖啡是用雀巢 GOLDBLEND 即溶咖啡調製的,密度 1.71 g/ml,一般的 expresso 有沒有這麼重不得而知。密度越重,碎形越快出現。

話又說回來,如果這種碎形拉花可以變成一種咖啡商品,那什麼樣的名稱會適合只有一滴咖啡的牛奶呢!? 我想,STARBUCKS 的目錄上一杯要價 120 塊台幣的「碎心」咖啡應該最能夠傳達這種心碎的感覺。

相關研究:Annihilative fractals of coffee on milk formed by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arXiv:0809.2458v1

10.03.2008

2008 搞笑諾貝爾獎得主:台灣洪傳岳醫師也得化學獎

下週一又是一年一度諾貝爾獎陸續開獎的的日子,通常每年這個時候,要搶在諾貝爾獎開獎前對人類的科學研究先來一番冷嘲熱諷,或者對諾貝爾獎本身幽默一下,來提供大家思考一個學術研究重不重要如何決定的題材之「搞笑諾貝爾獎」一定會先開獎。而且,今年台灣人得獎了。

營養學獎- Charles Spence 用麥克風把咬洋芋片的聲音收到耳機裏,發現了聽覺影響食用者判定洋芋片的酥脆與新鮮度;音量越大或刻意放大高頻的聲音,食用者會覺得洋芋片比較脆、比較新鮮。[link]

和平獎-瑞士「非人類基因技術道德委員會」提出植物也有生命尊嚴。 [link]

考古學獎-考古遺址附近的犰狳,常常會挖洞穴而移動、弄混了考古區內的東西。José Carlos Marcelino 用實驗的方法來看犰狳弄亂這些東西時有沒有規則可循,證明了犰狳挖洞時是不看古蹟的。[link]

生物學獎- Michel Franc 等人設計實驗比較狗蚤跟貓蚤的跳高跟跳遠能力。跳遠,狗蚤以平均 30.4 公分勝過貓蚤 19.9 公分。跳高比賽,從 1 公分深的塑膠管裏往外跳出管子起算,一次加一公分加到 30 公分,取每隊一半隊員成功跳出管子的最大高度當做成績,狗蚤是 15.5 公分,貓蚤是 13.3 公分,還是狗蚤勝出。[link]

醫學獎- Dan Ariely 證明藥價的療效 (今年我介紹過這個研究,與有榮焉) 。

認知科學獎- Toshiyuki Nakagaki 發現黏菌也會走迷宮,在迷宮內兩處放置食物,黏菌的偽足把兩處食物連起來的路線會是迷宮內最短的路徑。[link]

經濟學獎- Brent D. Jordan 發現脫衣舞孃小費的秘密。(去年介紹過這個研究,與有榮焉)

物理學獎- Douglas E. Smith 算出一捆繩子塞到一個箱子轉一轉後打結的機率,繩子長度超過兩公尺後,打結的機率都差不多。[link]

化學獎-可口可樂到底能不能殺精子,說可以的說不能的都得獎。說不能的是現在台北巿立萬芳醫院洪傳岳院長在 1987 年的研究 (感覺有點像在翻舊帳)。蘋果日報有他倒可樂的英姿。

文學獎- David Sims 用了三個故事說明人們如何在團體內被惹得忿忿不平。[link]

算一算,10 個獎項裏,有兩個是我之前介紹過的,我開始擔心我鑑識學術研究重要程度的取捨有點偏向「搞笑」路線。(誰說不是一直都這樣的!?)

9.23.2008

原來三鹿奶粉跟沙子還有一層關係

看到奶粉匙舀起一瓢撒哈拉沙漠的黃沙,身為三鹿美耐皿奶的消費者,真的很容易被該企業傳達豐功偉績的國際廣告引起共鳴,更身受悲壯的配樂感動到欲哭無淚痛哭流涕。



For the past 15 years, we have enough sale volume cover the entire Sahara desert.

「過去 15 年,我們已經賣出了整座撒哈拉沙漠 (的沙子)。」英文程度不好,不太會翻譯這句廣告詞。

9.21.2008

BMI 身體質量指數的物理意義

BMI 身體質量指數,現代社會應該沒有人不會算才對。算法是體重 (公斤) 除以身高 (公尺) 的平方,例如我的體重 59 公斤,身高 1.67 公尺,BMI 算出來就是 21 點多。除了是一個肥不肥胖的指標之外,我的 21 點多跟你的 19 , 23 或 28 又有什麼實質的意義呢?!

其實,我也不清楚當初這個指標是怎麼定義出來的,不過,從公式來看,體重跟身高的平方應該有一個比例關係才對--體重隨著身高的平方增加。當體重增加遠高於身高的平方,那就是胖,想反的就是瘦。除此之外,這個指標好像沒有物理上的意義。

這幾天,突然又看到 BMI 的公式,這個指標的單位引發我一些聯想。體重除以身高平方的單位是 kg/m2 ,其實,眼尖的應該很快就會察覺到這是壓力的單位--國中理化就學過 P (壓力) = F (施力) /A (面積) 。

體重理所當然是一個施力。但如果 BMI 分子的面積單位真的是指涉一個面積,那麼那一個面積比較有意義呢?!

一開始,我想到的是體表面積。不過,查了一下體表面積跟身高的關係卻是:

體表面積 = a * 身高 + b * 體重 + c

體表面積跟身高卻不是平方的比例關係。現在唯一可以跟身高平方扯上關係的可能只剩下腳掌面積。

如果腳掌長度跟身高是成正比例關係,那麼腳掌面積可以表示成:

腳掌面積 = a * 身高2 + c

那真的就太有趣了。BMI 不就可以表示成這樣:

BMI = a' * (身高/腳掌面積) + c' = a' (身體施予地球的壓力) + c'

這樣一轉,原來 BMI 還不只是一個肥胖指標,它的物理意義也跟指標的意義相呼應著:越胖的人施予地球的壓力越大。

證嚴法師說:「走路要輕,怕地會痛」,從 BMI 的物理意義來看,我們可以進一步事先提防的是「體重要輕,怕地會痛」。

9.18.2008

請妥善處理與充氣娃娃分手

一個 60 歲,失業、孤苦伶仃的老人,最終還是自己出來投案了。為一個分手的往事吃上官司。



(照片來源:読売新聞)

多年前,在他太太過世後,他就名正言順地跟她在一起。就這樣過了幾年,他突然決定要搬去跟兒子住,卻對她投入過多的感情,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割捨。「殺了她,分屍然後丟進垃圾桶。」想著,他覺得似乎有點殘忍。

但畢竟不是一段正常的戀情,他還是得下手。於是把她手腳、脖子都綑綁得緊緊的,裝在一個睡袋裡。睡袋似乎不夠長,怎麼擠,頭髮都露在外面。8 月 21 日,趁著四下無人棄屍在樹林裡。

沒想到,一兩個禮拜後,9 月 1 日,有一對程咬金夫婦溜狗去發現到這具屍體,馬上報警處理。日本警方馬上派了 15 個員警封鎖現場,並且對媒體發佈消息,立即展開犯罪調查。

警方約談了多名目擊者,同時地方晚報也報導這件棄屍案,刊登棄屍地點的照片。

然後法醫也來了,打開綑綁的屍袋驗屍,卻傻眼了。是一具充氣娃娃。

看到日本警方貽笑國際,叫一個 60 歲的老人如何能夠在良心上過意得去呢。9 月 6 日,老人最終自首,被以違反廢棄物管理法起訴。

幸好,在台灣是不會發生這種事的,因為水果日報會想把屍體照片刊登出來,然後第一時間就發現那是假的。

9.15.2008

蜜蜂波動功,黃蜂也得讓三分

我猜想,要到奮起圍剿的地步,溫柔性情的蜜蜂們恐怕是已經被黃蜂逼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或者對印度大蜂而言,至少也是「波動防護網」被突破之後的事了。波動防護網?! 就是棒球場上觀眾席常出現的那一招...

就是這一招--



過去,人們不知道蜜蜂這是在幹什麼,以為牠們也有自己的職業棒球,看到興奮處來趟波浪舞慶祝一下。現在,經過奧地利的生物學家 Gerald Kastberger 徹底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牠們翹屁股是在發功--波動功,是在防禦來襲的黃蜂。

譬如 (下圖示意),當蜜蜂同伴 (綠色軌跡) 遭到黃蜂追殺 (紅色軌跡) 來到蜂巢前尋求庇護,蜂巢的蜜蜂感到黃蜂逼近,便開始發功,從中心的一小圈波浪出去,在蜜蜂同伴躲進蜂群後,爆散開來的蜜蜂翹屁股波動功,雖然不會嚇得黃蜂落荒而逃,但至少也先退避三舍。



除了影片記錄到波動功發出的時間與強度跟黃蜂襲擾的距離與速度一致,可以證明這點之外,Kastberger 還可以用假的黃蜂或綁在蜂巢邊的黃蜂,讓蜜蜂的波動功不停轉上幾個小時 (真殘忍)。

突然覺得人類什麼東西也沒搶鮮發明過,連看球賽的波浪舞也不是。

相關研究:Social Waves in Giant Honeybees Repel Hornets. Doi:10.1371/journal.pone.0003141 [link]

9.12.2008

基因的威力:中國冠毛狗變醜的兇手

中國冠毛狗有機會被冠上世界級的醜名,實在是因為牠們多半一出生就有身體無毛的先天優勢,露出骯髒的膚色,如果再加上披頭散髮,蓬頭垢面,或一些臉部的疾病,飼主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得到 1000 塊美元的獎金。

不過,這種狗也有骯髒不起來、一副毛絨絨貴婦的樣子,只是不常見。



最近科學家發現造成這兩隻同種狗外表看起貧富差距這麼大的因素,只是第 17 對染色體上一個 FOXI3 基因的一個小地方基因序列不同。這就是基因的威力。

相關研究:A Mutation in Hairless Dogs Implicates FOXI3 in Ectodermal Development. Doi: 10.1126/science.1162525 [link]

9.10.2008

走來還是走去

如果人只剩下幾個關節點,我們都有一種能力,可以只藉由這幾個關節點的運動線索來判定對象的性別、年紀以及情緒,男人甚至還能推測到的女性的月經週期。不過這種能力還是有一些瑕疵。

在一種特殊的角度下,如下圖,有兩個人,左邊這個人面對你走來,右邊那個人背向你離你走去,如果他們的運動只用幾個關節的亮點來表示,那麼會出現一種模稜兩可的狀況,靠近或走遠的人這時候的關節點位看起來是一樣的,我們無從得知他是走近還是走遠。換句話說,這種角度下,這些關節點只提供垂直方向的訊息,沒有水平位移的的訊息,會怎麼解讀走近或走遠就看大腦是怎麼設計的了。



是這麼設計的:如果你判斷這個人是男人,那麼怎麼看他都是面對你走來;如果從扭腰擺臀的樣子看起來是女人,那她就會離你而去。如果判斷不出來是男人或女人,那對走近或走遠的判斷也會參半。

不信邪可以藉由 BioMotionLab 這個網站來試試看。一打開這個網站,有一個人走來走去,所有的參數都還是中性的,看不出來是走近還是走遠。先把性別參數移到 MALE 最左邊,會看到有一個男人大剌剌向你走來;然後再把性別參數換到 FEMALE 最右邊,一個女人搖搖擺擺離去。

我想這應該可以算是一種視錯覺,勉強去說大腦這樣設計有什麼實用性,例如對雄性靠近的提前戒備或雌性遠離的及早反應,絕對是有點扯的。自然界應該不會只有幾個亮點在那裡走來走去吧。

相關研究:Correlated changes in perceptions of the gender and orientation of ambiguous biological motion figures. [link]

9.08.2008

疲勞蛋白質

「誠實豆沙包」,吃完了30秒之內說的話會誠誠實實,是 90 年代新科技的產品;「疲勞蛋白質」,將此蛋白質注射入精力充沛老鼠體內,也會急速疲勞,是 21 世紀...。一開始我從中央社讀到「朝日新聞」這則報導時,就是這樣跟周星馳整人專家那部電影的台詞聯想在一起的。


日研究發現疲勞蛋白質,有助開發恢復疲勞法
2008/09/06 01:42:02

(中央社東京五日綜合外電報導) 據「朝日新聞」報導 ,東京慈惠會醫科大學利用老鼠進行研究,找到會引發疲勞蛋白質,研究發現熬夜或運動後,心臟、肝臟和腦部內此蛋白質會急劇增加,休息就會減少。將此蛋白質注射入精力充沛老鼠體內,也會急速疲勞。據稱,這是 解開疲勞奧秘關鍵,有助於開發恢復疲勞的科學方法。

這項研究成果四日在琉球名護市召開的國際疲勞學會會議上發表。

報導指出,近藤一博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鎖定人類疲勞時與在人體內增殖的皰疹病毒有關的蛋白質,並以意味疲勞因子的「FF」命名此蛋白質。利用老鼠在有水場所無法入睡習性,把老鼠置於槽底約有一公分積水 的水槽內一整晚,其後取出老鼠器官量測 FF 濃度。

結果發現,與安眠老鼠相較,徹夜未眠老鼠的腦部 、胰臟和血液中的 FF 增為約三到五倍,心臟和肝臟內則高達十倍以上。讓老鼠持續游泳兩小時,也會出現同樣變化。兩者於休息後均會回復到正常數值。

此外,把 FF 注射入精力充沛老鼠體內,則幾乎不再從事老鼠嗜愛的跑滾輪運動。且疲勞程度與濃度高低呈比例,加上自外頭注射入體內也會出現疲勞現象,符合 「疲勞原因物質」的兩大要件。

報導稱,FF 對細胞具很強毒性,很可能與以下現象有關,即由於在心臟和肝臟增加特別多,使得過勞容易 引發心臟衰竭和肝臟毛病。

報導指出,人類出現疲勞感的機制仍未充分解析清楚。被視為造成運動疲勞原因的乳酸,雖於運動後會在肌肉內增加,但與疲勞程度無關,把乳酸注射入肌肉內也不會出現疲勞現象,乳酸並非疲勞原因物質已於多年前獲確認。

近藤教授指出,「FF 於一出現疲勞馬上會反應,可能是針對疲勞的最先發揮作用回路。這項研究發現,有助於開發出正確測定疲勞裝置以及恢復疲勞的科學方法 。」

朝日新聞:疲労感じる原因たんぱく質を発見 慈恵医大教授ら


事實上,這則新聞的價值,除了娛樂之外,對於多數人應該沒有增加多少科學上正確的認知;整條新聞的重點只在那「皰疹病毒」四個字 (什麼!?你找不到這四個字!?)。

近藤一博教授 (Kazuhiro Kondo) 很早就開始研究第六型人類皰疹病毒 (HHV-6) 感染跟慢性疲勞症狀、甚至是情緒異常方面的關係,這次在研討會上發表的疲勞蛋白質也是皰疹病毒相關的蛋白質,並不是普遍存在一般人身上的功能性蛋白質。

所以,沒有感染皰疹病毒的人跟人家喊什麼自己也有疲勞蛋白質,好疲勞啊!?

9.05.2008

多用腦筋肚子比較餓!?

基本上,坐著認真用力聽一堂課的好學生跟坐在椅子上休息發呆的學生,他們所消耗的熱量並不會差太多,頂多多個十大卡好了。不過,像我們這種好學生總是容易覺得自己腦筋動了一節課,消耗很多熱量,肚子好像餓了。

這麼來說明這個實驗好了,譬如有三群學生,一群是上課完全不做事只發呆,一群是很勤在看黑板作筆記寫心得,另一群是腦筋動得快專找老師毛病的,這些學生上完一節 45 分鐘的課程後,老師請他們去吃 buffet 。然後老師把這些學生所吃的東西的成分跟熱量通通記錄下來。

結果怎麼著,勤於筆記跟動腦筋的學生吃了一樣多的熱量,約 1100 大卡,比發呆學生吃的 860 大卡,整整多了 25% 。



這還得了,動腦筋的只比人家多消耗 10 大卡,卻多吃了 200 多卡。這不就意味著現代的知識工作者,少運動就別提了,自然會攝取了過多的熱量。像達文西這麼愛動腦筋的藝術家,Vitruvian Man 的形象也許要改一改。

問題出在哪裡呢? 把這些學生在課堂上血糖 (下圖) 跟胰島素的變化拿來比較看看,不動腦筋則血糖跟胰島素的變化在這 45 分鐘裏都不大,維持穩定。另外兩組多少動點腦筋的,這期間內血糖跟胰島素的變化卻像波浪起起伏伏的。



這跟常識吻合,腦是一個大量消耗葡萄糖的器官,知識工作讓腦部快速消耗葡萄糖,身體為了維持血液裏葡萄糖的平衡,自然會起起伏伏的調控著。或許也因為這樣,去刺激了食慾調控,讓動腦筋的自然多吃了一點。

所以,像我們這種知識工作者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Knowledge is absolutely Food ,食如順水行舟不退則進啊,別以為動腦筋真的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

相關研究:Glycemic Instability and Spontaneous Energy Intake: Association With Knowledge-Based Work. Doi:10.1097/PSY.0b013e31818426fa [link]

9.02.2008

黃豆是日常殺精子的聖品?

早上一家人出門在電梯內遇到鄰居,她看著我們帶著的小男生,難免問上一句:「怎麼不生第二個呢?!」我也隨興回了一句「生不出來」。進到公司,打開新聞一看,「哈佛研究:男性攝入過多黃豆製品會影響生育能力」,天啊...

我吃素呢! 黃豆是蛋白質的來源,天天都會吃,而且吃很多。到底是怎麼個影響生育能力,Google 了一下,找到幾則中文的新聞,有的說一天只要吃超過半杯豆漿,每西西精液裏的精蟲就會少掉四千萬隻,有的說只會剩下四千萬隻...

哈佛那篇原始報告的數據,雖然只有 99 個樣本,也是這樣表示的 (下圖) :如果以完全不吃黃豆製品的受試者精蟲濃度為基準,每個禮拜喝超過兩杯豆漿的受試者,他們的精蟲濃度每西西大約減少了四千萬隻。其他,精蟲的活動力跟型態都沒有差異。



每西西減少四千萬隻,那到底還剩幾隻呢? 平均 7200 萬隻。看到這個數目,我就比較心安一點了。事實上,7200 萬隻已經很夠用。

另外,從原始數據還可以發現,不管有沒有吃黃豆製品,這些受試者其實每一次射精的精蟲數目是沒有達到統計上顯著差異的,也就是說,吃黃豆食品的受試者有一樣的精蟲總數但是密度低,那就是表示體積大。這點是新聞沒提到的。

這種呈現數據的方式讓我想起唸書考試的學生時期,回家跟父母講說這回考了 80 分,他們老是在追那 20 分跑去那兒了,一點都不在意我手頭上的握有的 80 分。何況,黃豆裡所含植物雌激素 (大豆異黃酮) 對身體的益處,你我在健康食品的市場上耳聞過它也不是一天兩天。

相關研究:
1. Soy food and isoflavone intake in relation to semen quality parameters among men from an infertility clinic. Doi:10.1093/humrep/den243 [link]
2. Phytoestrogen Content of Beverages, Nuts, Seeds, and Oils. Doi:10.1021/jf801534g [link]

8.31.2008

野生稻米

基因改造技術這麼發達,稻米品種是不是野生的反而不是我感興趣的事,在這裡,沒有耕耘、沒有插秧、沒有除草、沒有施肥,只有收穫的那種野生才是令人驚嘆的。




習慣巡弋著鄰近的綠地,最近發現一畝相當隨興耕作的稻田。看過稻田的人都知道,乾涸成這種程度的土壤,錯落成這種程度的種植排列方式,在勤儉樸實的農村裏,隨興兩個字應該還算是恭維的。




「隨興」是我對這一幕的第一印象,直到拿起相機要做記錄時,巧遇田裡的農婦,攀談後,才知道根本連「隨興」這層薄薄的努力也不曾有過。她說,「記得洗一張照片給我 這是甘藷收割後自己生出來的,」我懷疑她說的是不是真的,只是企圖想掩蓋偷懶被發現的說辭,同時也注意到每一棵稻子基部都掛著粉紅色的福壽螺蛋做裝飾。接著她補了一句,「這些都沒噴藥的,對身體最好。」

甘藷過後的野生稻,這可能嗎?

8.29.2008

為什麼蒼蠅這麼難打到

如果蚊子跟蒼蠅一樣我們就慘了。比起蚊子,蒼蠅為什麼這麼難打的疑問已經困擾我這種鄉下小孩一二十年有了。今天算是開眼界,多少知道一些原因了。

有了超高速攝影機後,科學家很容易解構我們習以為發生在瞬間的動作,變成很多很多個瞬間,像之前看過壁虎「啪」一聲掉在地上前的瞬間就是一個例子。同樣的,科學家在這裡也用這套工具來看蒼蠅逃脫前的瞬間到底做了多少事。

看起來是挺忙的。觀察發現,蒼蠅其實在感受到光影變化時就已經在做逃脫的準備工作。

譬如有一隻蒼蠅在我面前,我揮手要拍牠或拿東西丟牠,手還沒到牠面前,一點點的光影變化已經讓牠警覺。這時候,牠會根據現有的姿勢去移動腳,尤其是第二胸節那一對,讓身體的重心往光影的相反方向偏,當確認危險訊號時,第二胸節那對腳用力一蹬,往光影的反方向先跳離原地 (下圖第七格影像) ,再振翅奸笑而去。

如果不相信蒼蠅會蹬腳,可以到這裡 (avi) 看看翅膀被折掉的蒼蠅是怎麼逃脫的。



所以,蒼蠅的逃脫術並不倉皇,逃脫路線是根據光影的變化方向來決定的,總是不會剛好飛離時去撞到你要致他於死的手。像上圖上方所表示的,蒼蠅的頭向著 0 度的位置,橘色的扇形是光影的位置,那麼牠逃脫的方向多半會是光影的反方向偏前 (上圖的黑點,紅色箭頭是平均方向) 。

譬如最右方那個圓就表示,你從後面要抓牠,手在抖被發現了,牠一定都是往前飛離。你要從左邊抓牠,牠重心就右移等你。總之,蒼蠅振翅飛去前的 0.2 秒內已經忙著擺好逃脫姿勢,這大概是牠難抓的一個原因。

不過,從這些數據,至少可以說出一套抓蒼蠅的理論,因為牠的逃脫會偏前,所以直接從正面拍牠,矇中的機率會高一點。一定有人會想說從正面會被他發現,然後自以為是的在後面鬼鬼祟祟看著牠飛走,我就做過這種事。

相關研究:Visually Mediated Motor Planning in the Escape Response of Drosophila. [link] [影片]

8.26.2008

Google Earth 發現牛也能感應地球磁場

下回有機會到各大牧場真的要睜大眼睛看了,看看眼前那些休息的、正在悠閒吃草的牛 (被關著的當然不算) 是不是每一隻都面朝著同一個方向-北方或南方。沒錯,牛本身就是一頭活生生的指北針。

拜 Google Earth 衛星影像之賜,Princeton 大學的科學家在五大洲,非洲、亞洲、澳洲、歐洲以及北美南美洲,找到一些牛 (8510 頭) 跟鹿 (2974 頭) 的影像照片。根據當時照片裡的動物身體所面對的方向,做了向量的統計,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

如果把地理正北方的訂為 0 度、正東方 90 度,正南方 180 度,正西方 270 度,那一刻,這些動物身體的向量角度畫在一個圓上就會像下圖的樣子 (藍色的點)。



從圖可以很明顯看出來,牧場裡的牛或者野地中的鹿,牠們被衛星拍到時,絕大多數身體的方向都是南北向的,尤其鹿更明顯。牧場牛隻的身體方向雖然變異比較大,但可以肯定的是,站東西向絕對不是牛隻會喜歡的。而且,這些身體方向平均的向量 (上圖黑色箭頭) 並不是地理的正北方,都有一個相近的偏角。

這個偏角很明顯讓人想到地磁偏角。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大概是繼什麼鴿子、蝙蝠、蜜蜂等一堆可以感應地球磁場的生物之後,第一次發現牛也有這種能力。養牛養了幾千年竟然沒人發現。

相關研究:Magnetic alignment in grazing and resting cattle and deer. Doi:10.1073/pnas.0803650105 [link]

8.25.2008

童農系列

8.22.2008

DNA 之父 James Watson 也是韓國人?

韓國真的人才濟濟,但也許民族性夠謙遜,對外一概說沒這回事。然而,越是謙虛越是受人佩服,大家恨不得想把所有的榮耀都歸給韓國人。現在科學家發現,連發現 DNA 雙股螺旋結構的名人 James Watson ,也有韓國血統。

一位藥理學家在接受 NewScientist 雜誌訪問時說透露了這個秘密


"It shows that James Watson has some Korean blood in him, or some Asian blood anyway," says Howard McLeod, a pharmac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in Chapel Hill. "He wouldn't get good pain relief from codeine."

這太驚人,我差點從椅子上掉下來,趕緊去查明真相。

原來,這是 JC Venter 最近發表的一篇評論,他用目前兩位基因體密碼都被公開的名人,他自己跟 James Watson 的基因差異要來解釋個人化醫藥時代,基因本身要比種族重要當作判斷藥物療效與安全的依據。

當中,就比較了幾個藥物代謝基因 CYP 的差異,結果發現,在 CYP2D6 這個基因上, Watson 擁有白人罕見的基因型 (下圖紅色方框)。



而 Watson 的 CYP2D6 的基因型 *10 在亞洲人種裏很常見,包括中國人有 50-70%,日本人有 40% 左右,韓國人有 50% (下圖紅色方框) 。



既然中國人跟日本人也有這麼高比例的這種基因,那為什麼這位藥理學家會這麼獨鍾韓國呢!? 我也想知道。

韓國真的人才濟濟,連 James Watson 也被推薦進來生命科學這個領域錦上添花了。

相關研究:
1. Individual Genomes Instead of Race for Personalized Medicine. Doi:10.1038/clpt.2008.114 [link]
2. Molecular basis of ethnic differences in drug disposition and response. [pubmed]

8.20.2008

鳥也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

全台灣重做心理學家 Gordon Gallup 的鏡像自我認知實驗最有趣的,算一算阿簡老師跟他家的狗應該排得上名次的。他利用很簡便、很親切、非常隨手可得的材料,示範了一次證明他的狗一定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的實驗。

首先準備一張 keroro 便當的標籤...廢話少說,我直接把它的影片貼過來好了。細節自行參閱原著



這個實驗有個關鍵處,那張標籤必須貼在動物眼睛看不到的身體部位,而且那個部位在鏡子裏要能夠讓動物清楚看到。例如,貼在狗的頭頂上。如果動物不認識自己的長相,看到鏡子裏貼了標籤的影像,會以為那是別的動物,會出現一些社會性的行為﹔如果牠清楚自己的樣子,那麼牠就會回過頭來檢查自己的身體被貼了標籤那個部位。

一般相信,只有腦部高度發展個哺乳動物會通過這個測試,阿簡老師的狗就是屬於這類動物。如果說從沒照過鏡子的鳥也會通過這個測驗、知道自己長什麼樣子,大概少有人會相信。但事實擺在眼前。



科學家抓了幾隻喜鵲類的鳥來實驗,在牠們脖子下貼了黃色的標籤,讓牠們照鏡子,沒想到有些鳥就會回頭又琢、又磨又抓地想把脖子上的標籤弄掉。相對的,如果標籤是黑色的,跟羽毛顏色一樣,牠們就沒有這種舉動。顯然,鳥的腦雖然小,但至少牠還知道那奇怪顏色的標籤不屬於自己的一部份,暗示著牠知道自己是什麼樣子。

鳥從來也沒照過鏡子竟然知道自己的長相,可以輾轉由「天下的烏鴉一般黑」解釋:除了氣味跟聲音可以當作區別彼此的特徵之外,我相信單純經由視覺,鳥兒應該很清楚自己應該就是長得跟眼中的對方一般黑。

相關研究:Mirror-Induced Behavior in the Magpie (Pica pica): Evidence of Self-Recognition. Doi:10.1371/journal.pbio.0060202 [link]

8.18.2008

食品業轉型生技產業的契機,豆皮變面膜

標題前半段是一個玩笑,後半段是真的。想到要開這個玩笑是因為豆皮變面膜,完全可以用女王蜂子變成「生物科技」產品那一招來行銷、擴大內需。何況面膜這種化粧保養品,在台灣已有台鹽台糖牛皮豬皮變生技膠原蛋白面膜的成功先例可循,真的這樣包裝的話,一定可替台灣傳統豆皮工廠賺進大把女人錢。

而且是毫不需要技術的無痛轉型。日本一家名為「雛 HIINA 」的面膜化妝品公司,說穿了其實跟豆皮工廠沒什麼兩樣。


整個製作面膜的流程 (上圖) ,從黃豆變成豆漿,然後取浮在熱豆漿上層的豆皮,就是在做豆皮。之後要變成品牌「雛 HIINA」面膜的關鍵,除了用模子蓋出一個面膜樣之外,就在於它宣稱的純天然特性與保存方法,

HIINA is 100% additive free, so delivered frozen.

換句話說,這片面膜是不能再添加任何東西的,當然也沒有防腐劑,是紮紮實實的一塊豆皮啊,很容易腐壞的,所以一定要馬上冰凍起來。冰凍技術也是豆皮面膜成敗的關鍵,

Soy milk skin, cut specially wide and big for a face mask, is again dipped in soy milk before being freezed. When unfreezing the face mask before use, soy milk is also unfreezed. This soy milk is 100% additive-free too.

冰凍之前一定要先泡一下豆漿,所以消費者解凍使用時,有出現豆漿是正常的,豆漿保證也是天然無添加防腐劑的。

日本這個公司的經驗告訴我們,傳統豆皮工廠要轉型成面膜化妝品公司的關鍵技術就在,不要把豆皮曬乾,直接冷凍宅配給想敷在臉上的消費者。轉型真的不太會痛,做不好頂多再當成豆皮賣就是了。

如果有機會的話再隨便掛個生物科技的名號,取個響亮一點的名字,穿鑿一段原由,例如發現從事豆腐製作的婦女的手都又白又嫩進而發明這種面膜之類的故事,一定可以延續豆皮食品的產業生命。

相關連結: Anita 的影像日記 - 在地好風味--傳統豆皮製作

8.15.2008

消失的綠色撒哈拉,不曾消失的人類情感

到現在,我還沒因為看到考古挖掘找到了什麼陶器、貝殼、死人骨頭,驗證了多久以前的古文明而感動過。就人的部份來說,這麼久的歷史長河,哪時候哪地方有人,閒暇時做一點小工藝,想一些好點子,現在我們也都是這麼在過活著的,一萬年前就有並沒有什麼好值得令我驚嘆的。

反而是,人與人之間日常生活的互動細節,很少藉由死人骨頭透露出來的。突然這樣 (下圖) 呈現出來,一下就觸動到我,引起幾千年來你我他皆有的心底基礎共鳴,不免又一陣哀傷。



五千年前,當現在的撒哈拉沙漠還是綠油油的時候,發生了許多事;幾千年後,一群在找恐龍化石的考古學家,無意間發現了某個墓地,墓地的一角一個女人握著一個五歲、一個八歲的小孩手靜靜躺在那裡,眼淚幾乎要奪眶,不也代表著綿亙穿越時空變換、人的基本元素,絲毫無法在砂土瓦礫裏風化而去。

即便,我們都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事。

相關連結:
1. Lost Tribes of the Green Sahara: How a dinosaur hunter uncovered the Sahara's strangest Stone Age graveyard. National Geographic [link]
2. Lakeside Cemeteries in the Sahara: 5000 Years of Holocene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Doi:10.1371/journal.pone.0002995 [link]

8.12.2008

勝利得意的肢體表情,天生的!?

適逢 2008 北京奧運期間,不管從平面媒體或電子媒體,應該都不時會看到一堆得冠軍拿金牌的肢體表情,但絕不是對著鏡頭搬出兩根手指頭 (這不算大勝利)。真正大勝利的驕傲得意,除了笑容之外,身體也有基本的姿勢,而且能夠跟失敗沮喪的姿勢區分開來。

勝利者的姿勢,不外乎仰頭、張手、高舉雙手、握拳、擴胸、拉長身體,而失敗者當然也會微笑,也會握拳,但最典型的還是縮胸跟垂肩。勝利者這些動作綜合起來所代表的意義,很類似大金剛捶胸的舉動,所以就有人問,這些肢體動作是天生的,還是後天社會學來的?

有人說是天生的,他們去比較 2004 年奧運正常的運動選手跟 2004 年殘障奧運裏先天性失明的運動員的勝利肢體表情。先天失明的運動員對於勝利的肢體表達不可能是透過「看到」別人這樣做而學來的,如果他們也跟正常的運動員一樣,呈現出類似的勝利肢體表情,就表示這種動作是天生的。

事實上,確實一樣。下面這個例子,右邊藍色衣服是一個先天失明的運動員,他很自然把手高舉起來做出勝利的動作,跟一般的運動員沒有差別。



這樣真的就代表是天生的!? 難道沒有人會好奇先天失明的大金剛會不會搥胸? 如果會,我就比較相信勝利的肢體表情是與生俱來的,而不是從社會學來的。

眼睛看不見不表示一個可以晉級到奧運資格的先天失明選手,沒有機會透過其他身體感官與人際互動學會勝利的肢體表情。

相關研究:The spontaneous expression of pride and shame: Evidence for biologically innate nonverbal displays. doi:10.1073/pnas.0802686105 [link]

7.05.2008

單兵突擊車:北京奧運反恐新武器

隨著 2008.8.8 北京奧運的好日子逼近,我們的心情也慢慢緊張起來,這次期待想看的不是人類追求運動極限的再突破,而是那些日子裏可能發生的意外,以及奧運之後中國的轉變。恐佈分子 (誰才是恐佈分子?) 也是一樣的心情。

不過,恐佈分子其實更應該覺得緊張的是,除了最近在山東濟南亮相的反恐單兵突擊車之外,不知道還有什麼致命的秘密武器還沒公開,可能會影響到恐怖攻擊時的心情。



從人類亟思利用機械裝置增加戰鬥實力的角度來說,我們實在沒有理由排斥拿賽格威 (Segway) 作為單兵突擊車。長距離上,它可以分散掉在同一台車上被炸死的風險﹔短距離上,可以節省奔跑的體力支出。但如果從維持軍隊武警威嚴與威風的方向來考量,孤輪絕對是更好的選擇。

7.04.2008

穿褲子的站著穿裙子的蹲下

今天起,中國跟台灣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對一個上班族來說,能夠從中受惠的或許只是將來某個時候想到對岸去看看,屆時會省一些時間。不過,我想某些人在覬覦的可能不是這種方便性。



這種覬覦無意中在南方航空的來也噴水,廈門航空的來也噴水的歡迎式中表露。將來可能,還不到迫不得已動用軍隊來歡迎之前,這種期待會發的心態都會持續著。

第一次當然要慎重,都是航空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自己開飛機來。但其實,搭過飛機的乘客想看的都不是他們;果不其然,想看的真的很精采。




看過照片到現在,我還一直在想,當時現場到底是怎麼敲定讓穿褲子的帥氣而歡愉地站著,而叫穿裙子的乖乖也要歡愉地蹲著呢? 這樣的畫面有違背我生活經驗的突兀感存在,但放在中國那樣的威權方框裏,也許真的很美。對中國人更感興趣了嗎?

中國人也是人,他們就真的這麼不同嗎? 其實比飛行到中國去看他們的時間縮短更方便的是,今天起,他們就會出現在週遭的便利商店讓你看。

以上照片取自中央社。

7.02.2008

全球最「綠」的藥

接觸生技藥物以來,我從未想像到一種藥物可以跟全球氣候變遷扯上關係,這變成不單純是動物用藥了,簡直是醫治地球環境的妙方。

真有他的, Monsanto ,美國的農業生技大廠,以賣除草劑順便賣抗除草劑的穀物種子聞名,公司的畜產部門跟一個學者最近在 PNAS 發表了一篇用生長激素救地球的分析 (1),鏗鏘有力,硬是把傳統酪農業比了下去,更是把有機酪農業打到爬不起來。正好他們家就有賣牛的生長激素 POSILAC® Bovine somatotropin 。

理由無他,就是生長激素可以促進牛隻泌乳高達 15% 左右;打了這個藥,乳牛不管吃的好不好,就是會增加泌乳,吃得好營養當然轉成牛乳,吃得不好,藥效會強迫牠拿身體其他部分的能量來轉成牛乳。不管怎麼說,牛乳的產率提高了,牛的數量與廢棄物產出自然會下降。

戲劇性的地方就出在,牛跟牛的廢棄物是全球暖化的兇手之一,這支藥能夠減少牛隻的數目與牛的排泄物,就是對地球友善。想想看,少養一隻牛,又不會少喝到一滴牛奶,可以減少多少甲烷的排放,可以讓多少人開車開多少公里... (請用台灣媒體擅長的營養午餐換算法自行想像,不再贅述)。

結果,一支對動物與人體健康有疑慮的藥物搖身一變成了對地球環境有益的藥了。以上的過程稱為「漂綠 (Greenwash)」,是當前全世界的產品製造者最風行的運動之一。只是我真的沒想過藥也可以這樣。

相關研究:(1)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recombinant bovine somatotropin (rbST) use in dairy production. [link]

奶嘴香插


孩子長大了...

除了多出一些可能當作其他用途的小東西之外,剩下最多當屬躊躇在失落與自由之間的足跡。尤其像這幾天把他的床位從我們夫妻中間挪移到一旁時,他樂意就範的態度瞬間把我推向失落的一方好遠好遠。回過神來,才慢慢踱步回到自由。

6.29.2008

速成摺紙與最貴的紙鶴

最近最覺得興奮的事,莫過於從一個速成摺紙的網站, instant Origami ,學會了摺紙。當然,不只是會摺紙飛機跟紙船,用色紙摺出動物像是章魚、青蛙原來也可以這麼無痛又帶著前衛的批判性。



Instant origami is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Japanese paper folding technique - focusing on speed and imagination rather on the technically brilliant execution.

乍看之下,速成摺紙像在胡搞瞎搞,其實相較於傳統一板一眼的摺紙方式,需要在速度與想像力上更勝一籌。完全呼應了愛因斯坦「想像比知識重要」名言。



相較之下,用達文西手術機器人 (da Vinci® Surgical System) 摺出來的小紙鶴 (上方影片),雖然貴重,豈不更突顯其匠氣。

換個角度來看,速度與想像對知識累積的破壞力不能說不大,至少學會這麼輕鬆摺出一條龍之後 (如果大家都認為那就是一條龍),要再按部就班從頭學摺紙鶴,我是抗拒的。

6.28.2008

奧運要公平,先消音攪和的鳴跑槍

1984 年洛杉磯奧運開始,為了提供運動員更公平的競賽環境,首次在短跑選手的起跑處後方加裝了擴音器。擴音器會依序傳來「各就就位 (on your marks)」、「預備 (set)」、「開始 (go)」,這是為了確保每位選手都能同時聽到靠近內側跑道的裁判鳴槍前的聲音。大家同時聽到起跑的號令就不會有不公平的爭議了。

這樣過了 20 年,最近加拿大的神經生理學家 David F. Collins 發表了他統計 2004 年雅典奧運上 100 公尺短跑跟跨欄競賽選手的反應時間跟所處跑道的資料 (下圖)。看起來,靠內側跑道的選手反應比較快一點,與外側跑道的選手比較,最快能快到 20 毫秒左右。


來看看 20 毫秒對跑 100 公尺的選手有什麼影響:以 100 公尺跑 10 秒來計算,1 秒的差距就是 10 公尺-等於 1000 公分。那麼,1 毫秒 (千分之一秒) 的差距就是 1 公分,20 毫秒就是 20 公分。20 公分的差距應該足以讓選手從第一名掉到不知道第幾名去了。

這也難怪當年 1984 年洛杉磯奧運除了裝擴音器之外,選手腳下還新增設了壓力感應的偷跑檢測器。當選手從聽到起跑號令到腳下的壓力感測器偵測到超過 27 公斤的時間,如果小於 100 毫秒,就斷定是偷跑。因為只要成功偷到幾毫秒就可能成為冠軍。

既然設想都這麼週到了,是什麼東西造成內側選手反應變快或外側跑道選手反應變慢呢!? 還是那把槍,那把鳴跑槍對內側跑道的選手有利。

Collins 做了實驗發現,兩個有利於內側跑道選手的因素是槍聲的音量跟有沒有受到驚嚇。感受到大音量刺激跟受到驚嚇的選手反應時間比較短。當然,越靠近鳴跑槍的選手感受到的音量越大,而且比較容易受到驚嚇。

所以,奧運如果要達到更公平的比賽環境,首要之務應該是趕快把鳴跑槍消音。但這樣就沒有看運動比賽的戲劇效果了。

相關研究:"Go" Signal Intensity Influences the Sprint Start.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40(6):1142-1148, June 2008. [link]

6.18.2008

戰鬥鐵甲讓機槍變步槍

鋼彈戰士到 Iron Man,現實中人類的戰鬥鐵甲 (Exoskeleton) 逼近科幻想像的地步,大概只剩下還不會飛罷了。



上面這個影片秀給我們看軍人如果穿上這件鐵甲,抬舉 100 公斤重的物品變成桌上拿柑的樣子。屆時,排用、班用機槍就會降級成步槍了。

5.16.2008

Only Perception: 閱讀器裏不能少的一個部落格

從去年八月它在 blogger.com 開站就訂閱 Only Perception 到現在,有 9 個月了,看著它的流量從 100 到 600 page views,部落格排名從一兩萬上升到一兩千名之內,我突然想到應該再錦上添花,幫他廣告一下。

我不認識作者 fsj ,他的 blog 吸引我的地方有兩處:一個是他自己翻譯的第一手科學新聞以及找齊的相關原文連結,一個是國內重要新聞剪報。訊息量很大,特別是翻譯的部分,源源不絕。也許他正是從事相關的工作。不管如何,都不會影響我認定它為科學人「閱讀器裏不能少的一個部落格」的地位。

而且,這大概是我唯二可以承受視力受損而不捨放棄的黑底白字 blog 之一了,另一個是兩個小孩的媽

5.08.2008

豬膀胱可以治斷指,豬小便就可以...

豬膀胱磨粉治癒斷指,這則新聞過去幾個月曾在國際小媒體上看到過,怎麼搞的,最近連國內媒體也出現編譯新聞

我怎麼都不覺得「好神」,當時沒有仔細看,以為是幹細胞組織再造之類的技術,最近特地仔細一瞧。嗯,真的「好神經」。

感謝國際大媒體 BBC 特地跑到那個科學家的實驗室去拍豬膀胱粉的製作過程,原來,不是我以為的幹細胞技術,而真的是豬膀胱加工技術 - 把膀胱洗乾淨,細胞刮掉,泡酸,然後乾燥磨成粉。

這麼好用,這東西可以讓像下圖這樣斷掉的手指頭長回原來的樣子,完全看不出來有斷痕。



不過,人怕出名豬膀胱怕肥,這個科學家從 2007 年以來 (斷指在 2005 年就痊癒了) 屢次透過這位好運的病人招來的媒體曝光,被 BBC 報導,也註定他要被踢爆的命運。

由絕無僅有兩張角度曖昧的照片來看,那個病人的手指根本就沒斷,只是指尖前面被削掉而已,指甲也還在。任何人不需要噴什麼豬膀胱精靈粉也都有可能痊癒成原狀的。

於是,他趕緊說是這個病人自己向媒體發佈的消息的。它只是冷冷的回答,

It looks like a simple process, but of course the science is complex.
豬膀胱粉的製作是很簡單的,但它背後的療癒能力的科學是很複雜的。

多複雜到是說來聽聽看,大家的知識水平也都不低啊。

5.07.2008

肥胖,從小就要提防以量取勝

最近忙到焦頭爛額,套一句俗話說,腦細胞不知道死了多少。不過,忙裏偷閒,發現在心力憔悴的惡劣忙碌中,唯一不會死的竟然是脂肪細胞。

而且從成年後就不曾減少過,須臾不離陪我們終老。



就算許多厭惡它的數量太龐大而動手術減肥,綁胃縫嘴的人,也是無法稍稍降低它的數目,只能盡量讓它的體積小一點來換得自己的體積也小一點。

看來,就脂肪細胞數量增加肥胖機率的角度來說,小時了了,大必佳呢。

相關研究:Dynamics of fat cell turnover in humans. doi:10.1038/nature06902 [link]

5.03.2008

寵物骨灰罈棺材追憶的事

自從上回一隻兔子走失之後,已經有好幾年身邊沒有小動物當作寵物了,最近兒子頻頻跟我提到小狗狗很可愛,他想照顧小狗狗,於是又不自主興起養寵物的念頭。

不過,媽媽馬上嚴令禁止養狗,嚇阻我想找隻小狗來替代自己陪伴兒子的想法。但這只是另一個可能養不成寵物的次要因素,最主要我考量的還是,即便是小動物,日久生情後難免會遭遇生離死別之苦,尤其小動物的壽命又短暫,幾年就要面臨一次這種痛苦,還是不要開始的好。

我養過的狗,小白、小黑、咪咪、小莉、小吉,還有一隻忘記名字的黑色杜賓狗,一隻兔子球球,雖然都不在人間了,卻從來不曾忘記過牠們的樣子。但有一件事沒有記憶的是,牠們死了,但屍骨到底在哪裏,真的一點也想不起來。

當時,或許只在路邊隨便找了一個地方,像垃圾一樣扔了埋了。在深厚的情感下,最終的後事竟然是這樣處理,換成人,情何以堪。不過是貓狗,一來小孩不懂喪禮,一來在大人的意見下沒有自主空間,難不成還替他們搞個喪葬隊伍。


leukemia & lymphoma society of canada

可能是這樣,寵物的死無葬身之地變成一段最不容易面對的真相,被埋在記憶的深處,挖不出來了。這是第一次知道寵物棺材或是骨灰罈時,我認真思索著需要這種商品幫忙記憶的事,彌補與寵物生前歷歷在目的歡樂生活記憶唯一的遺憾。



商品網站:ペット仏壇・ペット手元供養専門店 メモリアアレカ [link]

5.02.2008

沒問題,可以帶迴力鏢去太空玩

還記得今年三月奮進號太空梭再次發射升空的其中一項任務是把日本的 kibo 實驗艙送上國際太空站,當時就聽說要在這個實驗艙做的第一個實驗 - 可能一般人想不到 - 是射迴力鏢。

而且不是普通的迴力鏢,是 2006 年日本的冠軍迴力鏢 (下圖) 。



這個迴力鏢的設計者,中川太田 (Yasuhiro Togai) ,同時也是個太空迷一直很好奇迴力鏢在無重力的環境裏會不會回來。於是他就送兩個迴力鏢給跟著日本實驗艙上去的太空人,土井隆雄 (Takao Doi),拜託他到外太空的時候,無聊可以幫忙射看看。

中川太田自己預期迴力鏢不會飛回來。

沒想到今天還真的看到這個實驗的記錄影帶。土井隆雄利用睡覺前一點時間幫忙做了這個實驗。




迴力鏢在無重力的狀態下還是會飛回來的,跟在地表面看來沒什麼不同。

雖然我不相信像迴力鏢這類與空氣力學有關的運動路徑物理數學解不出來,非得這樣做實驗才能證明跟重力無關,如果我們有這種能力跟機會上太空,也會毫不遲疑找王建民去投看看伸卡球會變成什麼樣子。

5.01.2008

夠殺! 人人都會騎孤輪

看到機車可以設計成這樣子之後,我不看好摺疊式電動機車的想法與理由更充裕更篤定了。



這台看起來像表演單輪特技使用的機車,事實上是設計兩顆輪子並排,原理跟美國風行的賽格威 Segway 一模一樣,身體往前傾加速,往後減速,由內建的陀螺儀平衡控制。差別只在一台是座著的像騎車,一台是站立的。

看到 Ben Gulak 這麼設計,也許有人開始想改裝自己的賽格威了。這看起來這麼飆 (不過最大時速 40 km/h),可以選擇的話,誰會想在路上摺疊小綿羊啊。

資料來源:Hold on tight! The world's first unicycle MOTORBIKE [link]

4.29.2008

跟多芬 Dove 談談還不晚

不同於多芬 Dove 著名的廣告「 Evolution 」的Evolution,難得看到有人仿作 Onslaught 這支片子。不過,有什麼賣點被綠色和平組織 Greenpeace 看上而加以仿作,這種事情通常也非同小可,一直以來相當欣賞多芬不斷拋出省思美體工業的媒體素材,我看了也啞口無言。



多芬的製造公司 - 聯合利華 Unilever ,是全世界最大量使用棕櫚油的公司。而棕櫚油是印尼的經濟作物,砍熱帶雨林換來的 (這讓印尼成為全世界溫室氣體排放第三大國),很不幸,Unilever 的棕櫚油都是向這些砍熱帶雨林的供應商買的。照理講,Unilever 這麼大量的使用者應該有能力決定或影響棕櫚油的生產會不會破壞環境。

但,Unilever 致力在提升公司環保形象的諸多作法裏,竟然沒有考量到這點!?

事實上,這個片子更讓我震驚錯愕的是,美體省思跟環保竟是可以拆成不同的事來談。看來真的要敢快跟多芬談談以免太遲,熱帶雨林都被我們洗澡洗掉了。

Talk to Dove before it's too late.

相關資料:Greenpeace International - Unilever campaign questions and answers [link]

4.27.2008

掃雷獴哥

現在的國中生物課本不知道還有沒有蛇吃青蛙、獴哥吃蛇的食物鏈例子。不過,現在獴哥可是多了一個新角色 - 找地雷。

連我也不知道這種小動物的嗅覺能力排名世界第三,僅次於大象跟豬,而且不像狗的嗅覺會受風向影響。

斯里蘭卡的科學家不出兩個禮拜就可以把一隻獴哥訓練成找地雷的幫手,找到了還會舉腳或舉高鼻子打 pass ,成功率九成以上。



把牠抓來綁在遙控機器人的鏈鎖上,由機器人來控制牠行進的方向,後面再托一副金屬探測器,與角度偵測器,搭配攝影機,在遠處遙控的人就可以根據獴哥的動作在地圖上做記號,標示地雷點,儼然成為一部人、機器、動物三合一的掃雷偵測器。

希望有朝一日,全世界這些讓人無法 keep walking 的地雷真的都被獴哥找到後,獴哥自己還有能力 keep walking 。據說牠們的體重夠輕,不會引爆地雷。

相關研究:A Human-Animal-Robot Cooperative System for Anti-Personal Mine Detection [pdf]

4.26.2008

有網路就不需要馬路了

自從上次亂寫過人孔蓋 2.0 的事後,說也奇怪,有好一陣子走在路上眼睛都是盯著人孔蓋看,因為我是不相信台灣的人孔蓋會變漂亮的,尤其是在鋪路技術落後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而台灣,即便是在最低層次,人孔蓋嚴重陷入、突出路面,或是每每十公尺距離就有三四個人孔的危險狀況,似乎也不太會干擾到我們這麼好的環境適應能力。要更進一步說人孔蓋的裝飾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觀感,其實還言之過早...

但最近這幾天鄰近鄉鎮馬路在施工,讓我感到驚訝的,竟是出現一個「曖曖內含光」的人孔蓋。這不是一個普遍熟知的人孔蓋,是寬頻管道人孔蓋耶﹔更難得的是,長方形的人孔蓋上刻有台南縣著名的旅遊景觀,有自行車、縣鳥水雉、蓮花、黑面琵鷺、鹽山等等。



台南縣政府會對人孔蓋投以關懷真是令人驚訝,不知道其他縣市有沒有如此,這或許跟這幾年台南縣長曾走訪過日本也有關係。

不過,「曖曖內含光」真正的意思是可以有光,但實際上還是沒有光


DSC02124

只是,這回讓這麼精心設計的人孔蓋發不了光的,除了鋪路技術落後之外,不知道可不可能有潛在認為有網路就不需要馬路的心理作祟!?

4.25.2008

台灣百大性感美女,什麼大

老實講,我不太在意誰第一第二,我只想知道通常被用在形容組織規格大小的「百大」兩個字,放在「性感美女」幾個字前面是在修飾什麼,什麼很大。

性感應該是沒有所謂大不大的,一般人應該沒有能力做出性感程度的區分,只有男人眼光的差異交織著「有」或「沒有」的差別。

所以「百大」可能不是用來修飾「性感」﹔有可能是獨立的形容詞,指名氣很大。

但如果只是名氣很大,那就跟性感沒什麼關係了。為了維持性感跟名氣的關係,所以這 100 個候選者的基本條件應該是性感,但性感又只是男人主觀的感受,如果要照顧到全部男性的機會,性感美女應該放寬解釋成年輕女性。這樣做,名單正好可以擴充到 100 個,有些人還是聽都沒聽過但長得跟公司的總機小姐或接待很像。再來就是比名氣跟 fans 數量了。

想當然爾,眾多男人從不知道哪來的 100 個名單裏投票選出來的,再怎麼選,大家都是年輕女性,候選的都是百大,所以得票數高的自然應該是由於名氣很大。

林志玲,她又當選了「台灣名氣最大,粉絲最多的年輕女性」。這樣講就不會搞混第一大到底是什麼大了,這樣講也才不會得罪 500 萬沒有投給馬英九的選民沒有認為她性感投給她的男人。



我想,第一大性感美女應該也支持這樣的看法,不然,以她解釋美的角度 (上圖文字),我看該當選的應該是惡地求生的小黑美人。但她沒有 fans 。

選美是開發國家的奢侈。

4.24.2008

生男孩:家樂氏有吃有保庇

不吃藥、不求神,要在日常生活裏找到生男生女的影響因素不太容易,尤其是飲食千百種,要真能夠發揮滿足道聽塗說者的預期功效的更少,就算有,可能也比多吃點家樂氏好不到哪裡去。



生男孩,好不容易在孕婦懷孕前的飲食回憶中找到兩個可以稍微提高機率的因素:熱量跟早餐的穀物攝取量。把 721 個受調查的婦女根據受孕前攝取的熱量或早餐榖麥的攝取量大致分成三群,攝取量大的那一群,生男孩的機率都大過五成 (上圖)。

想生男孩,在不變成過胖的前提下,家樂氏會保佑你一點點。

相關研究:You are what your mother eats: evidence for maternal preconception diet influencing foetal sex in humans. doi:10.1098/rspb.2008.0105 [link]

4.23.2008

善待地球五十小撇步

過了昨天,今天繼續善待地球。這五十招來自一個像在設計 icon 的設計公司,除了是針對的是美國人的生活習慣之外, icon 本身的設計應該比所要傳達的訊息吸引人。但實際上,icon 看起來並無別具巧思,反而是訊息讓我覺得有幾分新穎。

  1. 把一般燈泡換成省電燈泡;
  2. 晚上電腦關機;
  3. 既然用洗碗機洗碗就不需要先沖洗碗盤;
  4. 烤箱不要預熱;
  5. 回收玻璃;
  6. 慎選嬰幼兒紙尿布;
  7. 衣服自然風乾;
  8. 一週吃素一天;
  9. 用冷水洗衣服;
  10. 少用一點餐巾紙;
  11. 紙張雙面使用;
  12. 回收報紙;
  13. 花點心思設計、減少包裝;
  14. 少喝瓶裝水;
  15. 多淋浴少泡澡;
  16. 用杯子裝水刷牙;
  17. 跟另一半一起洗澡;
  18. 澡洗快一點;
  19. 種樹;
  20. 多使用定速行駛 (鈕);
  21. 買二手貨;
  22. 買在地生產的食物;
  23. 空調溫度再調高一點;
  24. 自己帶咖啡杯;
  25. 外出事務累積一次做完;
  26. 隨手關燈;
  27. 除草後不要把草掃除,自然腐爛當肥料;
  28. 野餐帶麥克筆,方便在免洗餐具上寫名字;
  29. 回收舊手機;
  30. 按時保養車子;
  31. 回收舊衣架,或者送給洗衣店;
  32. 玻璃瓶比鋁罐節省能源;
  33. 在家工作,網路、電話連絡;
  34. 關壁爐門,冬天屋內的暖空氣不會散失;
  35. 想辦法減少郵遞的垃圾廣告信;
  36. 用火柴少用打火機;
  37. 有網路,叫電信局不要再送分類電話簿來了;
  38. 丟東西之前想看看有沒有人需要它;
  39. 專業洗車比較省水;
  40. 自備環保袋;
  41. 用電子票證搭交通工具;
  42. 線上購買下載軟體;
  43. 不要用電話答錄機;
  44. 少用拋棄式咖啡攪拌棒;
  45. 使用不會傷害寵物的溶冰劑;
  46. 使用紙柄棉花棒;
  47. 線上繳費;
  48. 改用電子帳單;
  49. 使用可充電電池;
  50. ...

其他的不談,就談第 8 招跟第 22 招,關於飲食的撇步。

最近剛好有人把美國每一種食物生產消費的過程會產生多少溫室氣體徹底算了一下。結果,跟以前所熟知的沒有多大差別,牛還是溫室氣體的最大生產者,紅肉是所有食物裏,以重量為基準,產生最多溫室氣體的食物 (下圖),以熱量為基準也是,以價格也是。



然後,有了所有食物消費產生的總溫室氣體數據,就可以把食品從產地運到零售點產生的溫室氣體拿來比較。結果,最近這陣子流行起來的「買在地生產的食物」所減少 food-miles 的溫室氣體排放平均不過佔總排放的 4-11% 。

而這 4-11% ,就算一整個禮拜看不上在地的食材,全買外地貨,只要一個禮拜有一天不吃紅肉跟乳製品,就全抵回來了。

我不知道「一週吃素一天」這個撇步原始是怎麼來的,不過,從新的研究數據來看,倒是容易讓人有「不買在地食物的贖罪招式」邪惡的聯想。不然,誰能舉出比這個更吻合的數據告訴我為什麼吃素只有一天而不是兩天,或三天!?

相關研究:Food-Miles and the Relative Climate Impacts of Food Choi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link]

4.22.2008

一日地球

今天無非是媒體最愛地球的一天,因為數不清的政治人物今天用一種平常不會用到的交通工具上班,走路的走路,騎腳踏車的騎腳踏車,坐公車的坐公車,成了媒體競相追逐焦點,地球的曝光率也跟著增加了。

這樣不算壞,至少這種衝動也讓我有想跟的衝動。

艷陽天,腳踏車上除了自己,還有 15 公斤重的兒子;身上除了自己的書包,還有兒子更重的書包。不過,對我而言,這樣的八公里路程其實算小 case ,稱不上辛苦,多流了幾滴汗而已。



沿途,跟以前沒有兩樣。我以為政、官領頭的舉動會有風行草偃的效果,事實上,一路上孤單寂寥到我根本無法舉例給吵著要騎摩托車的兒子看,看這位叔叔,那位阿姨也騎腳踏車上班。

也許在台北市,坐著大轎車卻心想騎腳踏車上課、坐捷運上學的小孩,他們的官員爸爸平常能夠用來說服小孩的例子比較多一點。看,路上哪個人不是開著大車上班上學呢。

拚經濟的思維之下,一日地球無疑都只是短暫的衝動,集體在消費政官的「不消費」。相較於真正有心努力在過減碳生活的一群人,生活扛載著地球的憂忡,這並不難。